字號:

深圳經濟特區30華誕:向“敢闖”致敬

時間:2010-08-25 14:48   來源:深圳特區報

  編者按

  在慶祝深圳經濟特區建立30週年的日子裏,而立之年的深圳,正意氣風發,向著努力當好科學發展排頭兵,加快建設現代化國際化先進城市的目標奮然前行。本報從今天起將就在新起點上如何敢闖、如何闖出一條科學發展新路,如何加快自主創新、推進國家創新型城市建設,如何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如何加快和諧城市建設等方面的重大問題,推出一組述評。敬請讀者垂注。

  2010年的深圳,註定與眾不同。

  十幾天前,蓮花山,這座峰頂聳立著中國改革開放總設計師鄧小平塑像的市政公園的東南角,一個以浮雕墻為主體的特區紀念公園落成。墻後的30棵細葉榕蘊含著:至今年8月26日,深圳經濟特區將度過她的第30個生日。

  有人還注意到三首以深圳原創歌曲名字而設的主題浮雕:《春天的故事》、《走進新時代》、《走向復興》。以時間為維度,它清晰地表達了深圳從昨天發展到今天、再從今天進步到未來的時代重要節點。

  三十而立,生日禮讚!人們心底裏自然升騰起對一座雄偉城市的敬禮:深圳“敢闖”,“敢闖”深圳!

  (一)

  “敢闖”,與一種氣質

  《對話》,中央電視臺知名欄目,今年8月初推出一期專題,名為“深圳轉型答辯會”,省委常委、市委書記王榮成為對話的主角。

  “我們要大力弘揚想幹、敢幹、快幹精神,希望再造一個激情燃燒、幹事創業的火紅時代。”王榮的一番話,讓電視機前的海內外觀眾怦然心動。

  某種程度上,這是極具標誌意義的兩個30年之間的對話。

  年初,廣東省委十屆六次全會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廣東省委書記汪洋語重心長給深圳出了“三道題”——過去30年深圳立起了什麼,靠什麼實現了“三十而立”?迎接特區建立30週年,深圳今年能做什麼?未來30年,深圳再幹什麼?靠什麼去實現?

  兩個多月前,深圳市召開第五次黨代會。黨代會報告鮮明提出:未來30年,深圳要努力當好科學發展的排頭兵,加快建設現代化國際化先進城市。

  “敢闖敢試”的排頭兵氣質,深圳經濟特區最為特別的精神氣質,就這樣在三十而立的特殊年份,承上啟下,根植綿延。

  這是一種思想者的氣質。

  翻開深圳這本中國改革開放的樣板書冊,扉頁上題寫的最突出的記錄,都是“敢闖”的思想、“敢闖”的觀念——從“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到“空談誤國,實幹興邦”,從“試管嬰兒”到“摸著石頭過河”,從“殺出一條血路”到“走出一條新路”,從“增創新優勢、更上一層樓”到“不自滿、不鬆懈、不停步”等等,無不閃爍著深邃而富有遠見的時代思想光芒。

  “敢闖”,催生發展的奇跡,世界工業化、城市化、現代化的一個奇跡。2009年深圳GDP達到8201億元人民幣,居內地大中城市第四位,每人平均GDP達到13000多美元,居各城市首位。

  奇跡是什麼?歌德説,奇跡是信仰最寵愛的孩子。

  20多年前的一天,國學大師季羨林先生在深圳海邊寫下日記裏的一句話:“我想得最多的是人們的思想必須趕上形勢的發展。”

  是的,只有敢想,才能趕上。站在三十而立的新起點上,面對少數幹部群眾思想觀念的不願轉、不敢轉、不會轉,對科學發展熱情不高,辦法不多,對已經取得的成績不敢輕易放棄的狀況,面對經濟特區改革創新動力有所衰減的挑戰,深圳,這個多年的“排頭兵”,應當有再塑一種精神的能動和實踐:

編輯:馮江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