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特區拓荒者吳南生:調整利益格局仍須殺出血路

時間:2010-08-30 10:09   來源:南方日報

“如果要殺頭,就殺我好啦!”吳南生當年拓荒廣東經濟特區的經典金句,至今仍被傳誦

  “如果要殺頭,就殺我好啦!”吳南生當年拓荒廣東經濟特區的經典金句,至今仍被傳誦。吳偉洪攝

葉劍英(前右二)與吳南生握手

  葉劍英(前右二)與吳南生握手。資料圖片

  在經濟特區30週年之際,想採訪吳南生的記者太多了。

  因為這位89歲的睿智老人,不僅是廣東省委原書記(時設省委第一書記)、廣東經濟特區的主要拓荒者,更是特區30年風雨歷程的最好見證者。

  從1979年起,他負責籌辦廣東省3個經濟特區,任廣東省經濟特區管理委員會主任兼深圳市委第一書記、市長。1981年回省委仍然分管特區工作。1985年9月轉任省政協主席,但他的心跟特區始終連在一起。

  2007年廣東省委十屆二次會議上,剛剛履新的省委書記汪洋倡導解放思想時特別舉例説,“當時吳南生看到汕頭很窮,向省委請纓去辦特區,説:‘如果要殺頭,就殺我好啦!’我一看真是激動啊,我們現在還需要這種‘殺出一條血路’的銳氣,和置之死地而後生的勇氣。”

  儘管婉拒了大多數媒體的採訪,但吳老與南方日報有特別的情緣。今年以來,我們多次走進老人花木扶疏、墨香四溢的家中,聽滿頭銀發的他憶故論今、笑説世事。

  風雲散盡,熱血猶沸。在“改革闖將”平緩的講述中,歷史的風雷、智慧的火花、犀利的語鋒不時激蕩迸發。

  特區三十而立

  靠的是天時地利人和

  南方日報:吳老,今年是經濟特區建立30週年,省委書記汪洋給廣東3個特區都出了3道題,要求特區回答靠什麼實現了“三十而立”?作為廣東改革開放先走一步和創辦經濟特區的重要領導者和見證人,您的答案是什麼?

  吳南生:辦成特區,靠的是六個字:天時、地利、人和。

  天時,就是十一屆三中全會。三中全會做出了改革開放的決定,否則,一切無從談起。

  地利,應該説廣東從近代以來總是得風氣之先。你看,從太平天國,“戊戌變法”的康有為、梁啟超,到孫中山和大革命時期的北伐戰爭,都是從廣東開始的,這得益於一種地緣優勢。特別是毗鄰香港澳門,從辦特區來説,深圳、珠海這樣的地理環境太好了。

  人和嘛,我想是各方面的。港澳同胞多、華僑多,特別要強調的是,經過“文化大革命”,我們共産黨的內部、我們國內廣大的幹部群眾,都迫切地希望改革。沒有這些條件,特區也是辦不成的。

編輯:吳斌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