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中國改革之路進入全面攻堅期

時間:2010-10-18 09:11   來源:新華社

  剛剛從一場國際金融危機中率先企穩回升的中國正站在一個新的起點上。在此間舉行的中共十七屆五中全會正在為未來五年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總體規劃“定調”。人們普遍認為,未來五年中國改革將展開全面攻堅,用改革帶來的活力和動力,加快實現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推動社會進步。

  在不久前的一次會議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已經明確提出,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是中國深化改革開放、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攻堅時期。要把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貫穿于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和各領域。

  不難看出,“改革”這個曾決定當代中國命運,並在三十多年以來始終貫穿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核心關鍵詞,仍然將成為即將出臺的“十二五”規劃中的重要理念。

  然而長期關注中國發展的人們也注意到,距離中國政府到2020年建成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目標,只剩下十年的時間。改革越是進入攻堅階段,推進的過程就越為艱難。而下一個五年也將成為完成一些觸及“深水區”、具有全局性和長遠影響的改革任務的關鍵時期。

  “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滯後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但最大的癥結在於體制機制制約。如果沒有體制上的重大突破,就難以實現經濟發展方式的根本性轉變。”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彭森此前曾經表示。

  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遲福林提出,“十二五”期間要以發展方式轉型為主線,全面推進經濟體制改革、社會體制改革和行政體制改革。

  遲福林建議,在進一步完善市場經濟體制、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基礎性作用的同時,加快建立公共服務體制,加快建設公共服務型政府,形成有利於擴大內需、增強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能力的基礎制度。

編輯:吳斌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