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兌現資金支援等承諾 世界公認中國減排“動真格”

時間:2010-10-13 15:50   來源:新華網

  9月16日,浙江電廠爆破90米巨型冷卻塔。華能長興電廠在8月份關停了兩台125兆瓦級的發電機組,這兩台發電機組已經工作18年。舊機組關停後,每年可節約標準煤50多萬噸,減少二氧化硫排放1000多噸,減少粉塵排放300噸左右。 新華社記者徐昱攝

  新華網天津10月8日電 新華社記者林小春 劉華 周潤健

  有人説,同樣以氣候談判為主題,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媒體的報道好像來自兩個世界,這是雙方的立場差異所決定的。但是如果給中國減排寫評語,來自兩個世界的評價卻基本一致:中國減排在“動真格”。

  中國減排是否“動真格”,聽聽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的話就知道。“十一五”期間,中國的目標是單位國內生産總值(GDP)能耗降低20%。為此,今年5月,溫家寶總理指出,要強化行政問責,完不成的要追究主要領導和相關領導責任。今年9月,他在天津召開的第四屆夏季達沃斯年會又表示:“我們不惜以降低GDP增速為代價來實現這一目標。”

  過去5年,中國僅小火電機組就關停7000萬千瓦裝機容量,超過英國全國裝機容量。近兩個月,中國各地正為完成“十一五”節能減排目標作最後的衝刺,反映出中國在節能減排上的嚴肅、認真態度。也正因此,英國《金融時報》今年9月一篇文章的題目就是“中國減排動真格”。

  考慮到應對氣候變化面臨的困難,中國必須“動真格”。中國既要繼續發展,又要保護環境。而現實是,能源結構性矛盾突出,煤在一次能源當中所佔比重相當大,節能減排任務相當艱巨。由於“十一五”規劃目標主要通過淘汰落後産能來實現,容易的問題已經大體解決,此後會面臨更大的挑戰。

  儘管如此,中國去年還是制定了2020年單位GDP碳強度下降40%-45%的目標。正參加天津氣候談判的玻利維亞駐聯合國大使巴勃羅索隆6日告訴記者,他曾詢問許多發達國家代表對此目標的看法,“你們反對這個目標嗎?還要中國做得更多嗎?他們中的許多人都告訴我,‘不,已經很好’。但我卻聽到許多人抱怨美國減排目標太低(減排4%)”。

  來自發達國家的輿論,將其他國家的減排態度、行動和中國的“動真格”對比,也看到了差距。比如,《紐約時報》專欄作家、《世界是平的》一書作者托馬斯弗裏德曼最近寫道:美國共和黨人把氣候變化看作“JOKE(笑話)”,而中國人則把它看作“JOBS(工作)”。

  事實上,正是由於美國等一些發達國家減排力度嚴重不足,成為氣候談判的最大障礙,才使目前氣候談判步履維艱。這些國家應該看到中國等發展中國家為應對氣候變化所付出的巨大努力,在失衡的應對氣候變化天平上加上、加重自己的減排砝碼,並兌現資金支援等承諾,也做到“動真格”。

編輯:吳斌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