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屆五中全會主謀“十二五” 預定今年秋季召開

時間:2010-10-13 16:44   來源:《瞭望新聞週刊》

  “十二五”規劃的調研正在進入收尾階段,預定秋季召開的五中全會將以此全面佈置“加快經濟方式轉變”的戰略佈局

  近日,《瞭望》新聞週刊從權威人士處了解到,即將在今年三季度召開的中國共産黨第十七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將集中聽取、討論和審議通過《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的建議》(以下簡稱“十二五”規劃),而“十二五”規劃的主基調是“加快經濟方式轉變”。

  “‘十二五’規劃將為我國全面推動經濟社會發展轉型奠定體制基礎。”權威人士透露説,五中全會將從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矛盾和問題入手,通過“十二五”規劃,在健全市場配置資源機制、加快調整國民收入分配格局、破除城鄉二元體制、創新公共服務體制等方面,提出重大改革任務。

  在其看來,“十二五”將是我國建立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關鍵期和攻堅期,一些影響全局和長遠的改革任務,將集中在這五年完成,“現在距離2020年將建成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只剩下十年時間,我們要把全局性和長遠的改革任務,集中在前五年裏打攻堅戰,‘十三五’的五年,作為體制機制修補和完善期。”

  “經過改革開放三十多年的發展,‘十二五’期間的改革,要取得突破存在非常大的困難。”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研究會副會長兼秘書長石小敏接受《瞭望》新聞週刊採訪時認為,“十二五”的改革任務之所以重,就在於“當前改革已經成為社會和政治的需要。而背後的權力和利益的調整是推進改革最大的阻礙。”他的最大擔憂就是改革動力不足。

  因此,中國(海南)改革發展研究院院長遲福林告訴《瞭望》新聞週刊,應大力推進以政府轉型為重點的“十二五”改革,以實現促進公平與可持續發展的目標,“相比較而言,‘十一五’政府轉型尚未取得重要進展。在‘十一五’規劃中,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是改革攻堅的關鍵和重點,行政體制改革有所進展,但尚未有實質性突破;地方政府主導型經濟增長模式有所強化。”而這些都需要在“十二五”的經濟體制改革中率先突圍。

  “十二五”體改重任

  《瞭望》新聞週刊了解到,“十二五”將從圍繞若干重點領域開展經濟體制改革任務攻堅。

  首先,進一步健全市場配置資源機制,提高經濟發展的動力和活力。目前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還不完善,要素市場發育遲滯,土地、資金等重要生産要素市場化程度還比較低;資源性産品價格形成機制還沒有理順;國有經濟調整尚未到位,壟斷行業改革進展緩慢,有些還未破題;政府對微觀經濟活動干預過多,公共服務和社會管理職能還比較薄弱,等等。

  權威人士指出,當前投資和消費增長較快,很大程度上是政策作用的結果,行政手段的局限性和短期性逐步顯現出來。擴大內需,最終要靠市場和社會力量,“在‘十二五’乃至今後更長時期的改革中,要繼續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改革方向,更好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

  其次,加快調整國民收入分配格局,理順收入分配關係。近年來,政府、企業和居民三者之間分配關係呈現較為明顯的失衡狀況,城鄉之間、地區之間、行業之間的收入差距都有擴大的趨勢。收入分配問題已經到了必須下大力氣解決的時候。目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態勢良好,各方面承受能力較強,應該有條件、有能力在“十二五”時期逐步解決這個問題。

編輯:田雲鵬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