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開局之年:改善民生將扎紮實實辦幾件實事

時間:2010-12-14 10:27   來源:人民日報

  

  在改善民生上,要扎紮實實辦幾件實事——剛剛閉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傳遞出了強烈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信號。2011年,“十二五”規劃開局之年,就業、住房、養老、醫療等民生領域將有什麼具體舉措?

  有望提供就業崗位1200萬個

  今年以來,我國就業穩定向好。1—9月,全國城鎮新增就業931萬人,提前實現全年900萬人的目標任務;就業困難人員實現就業126萬人,完成全年目標100萬人的126%。

  就業不僅看數量,還要看品質。截至9月底,全國已有30個省區市上調了最低工資標準,許多省份上調幅度達20%以上。更多的勞動者擁有了社會保障,基本養老、基本醫療、失業、工傷、生育保險參保人數,到9月底分別達到25025萬人、42072萬人、13147萬人、15871萬人、11973萬人。

  就業向好,首先得益於經濟持續快速增長。今年前三季度,我國GDP同比增長10.6%,經濟增長快,企業活力足,勞動力市場供需兩旺。珠三角等局部地區出現了“用工荒”,農民工特別是熟練工人在企業格外搶手。與此同時,政策扶持也發揮了四兩撥千斤的作用。今年我國安排專項資金433億元大力推進就業,給優惠、抓培訓,有力地推動了就業。

  走向2011年,就業形勢會有哪些新變化?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就業促進司司長于法鳴預測,2011年,全年需要就業的人員總數超過2500萬人。“如果按照8%的經濟增長速度測算,全年通過經濟增長能夠提供的新增就業崗位總數僅約為1200萬個,存在較大的供需缺口。”此外,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淘汰落後産能,也會使結構性失業問題更加突出,而發展新興産業所提供的崗位在短時期內還無法充分釋放。

  創業有可能成為明年就業領域的最大亮點。前不久,我國制定出臺了新的就業稅收優惠政策,對自主創業者在3年內扣減營業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費附加和個人所得稅等。這項就業新政從明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 本報記者 白天亮

編輯:許莉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