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辜勝阻:分配製度改革應為“十二五”的重中之重

時間:2010-10-15 12:28   來源:新華網

  2010年4月6日,新華網推出“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系列訪談,第一場邀請到著名經濟學家、民建中央副主席、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全國人大內務司法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辜勝阻談“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做客新華網。圖為辜勝阻回答網友提問。(資料圖片)

  我國收入分配和居民消費格局存在居民收入和勞動報酬比重過低並呈現不斷下降趨勢、收入差距日益擴大、居民生活成本不斷攀升、企業薪外各類附加費過重、居民即期消費存在後顧之憂等問題,這使我國消費偏低成為經濟發展中的最大“短板”。調整國家企業居民三者之間的分配關係刻不容緩。當前,我國經濟正在進入轉型拐點,農村剩餘勞動力由無限供給轉向局部短缺,這種供求關係的變化迫使企業提高員工待遇和福利保障。經濟發展過程中不斷出現的新趨勢形成了市場倒逼機制,正推動我國收入分配格局發生根本變化。對此,政府和企業應利用市場力量順勢而為,聯手推動收入分配製度的改革,使經濟進入均衡共用的包容性增長階段,讓廣大勞動者分享經濟發展的成果。國家要在“十二五”規劃中把分配製度改革作為重中之重,讓國民經濟進入“GDP增長—居民收入提高—消費增長—內需擴大—經濟持續增長”的良性迴圈。

  2009年我國的經濟改革取得了輝煌的成就,政府公共投資對保持經濟穩定增長起到了力挽狂瀾的作用,是保障經濟復蘇的“強心劑”。但是,我國經濟內部卻面臨著分配結構、消費結構和增長動力機制失衡等問題。其中,勞動報酬佔GDP的比例不到40%,滯後 10-15個百分點。居民消費率只有35%左右,相當於美國的一半。消費過低成為經濟增長過程中最大的“短板”。因此,如果把我國經濟前一階段保障經濟復蘇靠公共投資的“強心劑”比作 “西醫”的療法,後一階段則要採取“中醫”的療法來調理結構失衡問題。而當前最重要的結構問題是互相關聯的消費結構和分配結構。消費問題的解決一方面需要把財富的“蛋糕”做大,另一方面又需要把“蛋糕”分好。

編輯:吳斌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