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齊魯晚報:尊重生命就有創造奇跡的希望

時間:2010-04-07 15:56   來源:齊魯晚報

  這次救援奇跡向國人宣示,生命的價值永遠都是至高無上的,這一點任何時候都不能動搖。

  在經過8天8夜的煎熬之後,山西王家嶺透水事故中被困井下的大部分礦工得以生還。這的確是一次奇跡!這次成功救援,與其説是創造了技術上的奇跡,不如説是創造了精神上的奇跡。

  被困井下的礦工們,是這個奇跡的創造者之一。用國家安監總局局長駱琳的話説,“第一個奇跡就是被困礦工,他們在井下頑強地堅持、堅持、再堅持,度過了8天8夜這樣的生命之關,還能得到生存。”可以肯定地説,是頑強堅韌的求生慾望,支撐著被困礦工們挺過了地獄般的8天8夜,為救援贏得了寶貴的時間。在禮讚他們偉大生命力的同時,我們更讚嘆他們的堅持——他們是用自己的生命參與著救援。

  礦工的家屬們,也是奇跡的創造者。礦難發生以來,眾多礦工家屬承受著巨大的精神壓力,一直守候在救援現場,他們的守望,他們的期盼,其實是支撐著被困礦工的強大精神力量。如果沒有父母妻兒重如泰山的牽掛,很難想像,被困井下的礦工們靠喝臟水吃松樹皮能超越生命的極限。被救出礦井的農民工們,他們最想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迫不及待地給家人報個平安,告訴家人自己活著出來了。

  這次救援奇跡告訴我們,只要把生命的價值放在第一位,就有創造奇跡的希望。所謂“不惜一切代價”,事實上體現的,是國家保護公民生命安全的義務。如果沒有了這一點,救援行動便有可能被既往的經驗所左右。這次救援的成功,給以後的礦難救援以新的期待。如果排除了此次礦難本身的特殊情況和可能存在的偶然因素,那麼可以肯定地説,社會資源的調動程度,國家和社會監督力量的推動,也是關乎成功與否的因素之一。

  我們為獲救礦工感到慶倖,但我們更希望這次礦難以及歷次礦難中暴露出的管理漏洞能夠得以彌補,否則,類似災難仍將不斷刺激我們的神經,仍將有更多的家庭被拖入災難之中。我們常説要敬畏生命,但我們對生命的敬畏,必須細化為看得見摸得著的制度和細節才有意義,否則,吸取教訓就可能只是字面上的自我安慰。

  我們要特別感謝那些冒著生命危險參與救援的普通勞動者,沒有他們的艱辛努力,奇跡很難出現。其實,國家保護公民生命安全的義務,在礦難救援現場,很大程度上是通過參與救援的普通勞動者得以體現的。

  這次救援奇跡向國人宣示,生命的價值永遠都是至高無上的,這一點任何時候都不能動搖。

編輯:程軼文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