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山西晚報:創造奇跡以敬畏生命的名義

時間:2010-04-07 15:49   來源:山西晚報

  8天前,山西鄉寧縣王家嶺煤礦發生透水事故,153名被困礦工生死未卜,舉國上下一片悲憫;8天后,歷經190個小時、有三千人參與的搶險救援後,到昨天下午16時17分,已有115人獲救升井。這是振奮人心的捷訊,這是與死神賽跑贏來的生命奇跡。

  3天前,當井底傳來的敲擊回應聲令救援人員歡呼的時候,恐怕尚無人敢設想,那殘存的生的希望,竟會於今時今日,演化為百餘條鮮活生命鬼門關前得生還的驚奇現實。萬眾揪懸已久的心,終於此刻大獲撫慰——雖然,仍有38名在生與死的邊緣中受煎熬的礦工兄弟,緊牽著人們難過而關切的目光。

  救援沒有停止,希望仍在傳遞。於此救援取得重大進展、成為中國搶險救災史上奇跡的時刻,人們有必要省思,在煤礦安全事故頻發、業已位於中國災難榜首的語境下,是什麼讓王家嶺危情疾轉,陡生變數?回眸審視,我們看見之於生命的莫大敬畏,于悲情中閃耀的人性光輝。

  透水事故發生後的第一時間,胡錦濤總書記、溫家寶總理即作出重要批示——“要採取有力措施,調動一切力量和設備,千方百計搶救井下人員,嚴防發生次生事故”,平實的話語透出生命至上、無可比擬的終極關懷。張德江副總理親赴事故現場坐鎮指揮,國家安監總局局長駱林、山西省委書記張寶順、省長王君急急趕來。他們的牽掛寫在臉上,他們的焦灼印在眉梢。還有什麼比人的生命更重要?!

  正是基於這種對生命不論身份,本身都同樣高貴的敬畏意識,對事故的救援指揮一直處於高效而有序的狀態。對事故現場通風、排水,外調包括海軍潛水專家的救護隊伍,形成多種救援方案,晝夜不停歇的搶險進程,建立從巷口到醫院的快速生命通道,每一位參與者都在爭分奪秒,從不輕言放棄。從物力到人員,一切可能被用上的資源都被有效率地調動起來。科學組織,精心實施,贏得了處置事故的所有重要先機。

  如果説有力的施救措施顯示的是對生命個體的集體敬畏,那麼搶險過程中的另一個少為人所知的細節,同時更照亮人性的光輝。在事故初發生時,一位叫李敏富的中煤集團一建公司通風隊瓦檢員,為了將險情通報給工友,本已跑出的他冒著被吞噬的危險再次返回,用電話報出了警訊。李敏富以常人之軀,印刻下感動世人的功德義舉,為搶險取得重大勝利提供了至關緊要的先決條件。

  王家嶺煤礦透水事故之所以獲得如此大的轉機,成為搶險救災史上值得書寫的一筆,筆者以為尚不完全在於事後嚴密高效的組織,那不過是它的外在形式。它真正的內核以及留給我們的識鑒,乃在於生命至上、以人為本的情懷,已經在我們現時所處的社會愈來愈堅定地形成共識。這是比救人本身更值得人們欣慰的所在。(林度)

編輯:程軼文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