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學者:“胡宋會”為兩岸認知解扣為兩岸和解架橋

  時間:2005-05-13 11:13    來源:     
 
    中新社紐約五月十二日電 旅美學者、著名政論家方焰先生今日撰文説:舉世矚目的“胡宋會”繼“胡連會”之後,也取得圓滿成功。“胡宋會”有三重特殊的意義:開創了中國共産黨與親民黨關係史的紀元;是中國共産黨與臺灣多個政黨交流協商的開端;為兩岸執政黨和兩岸當局恢復談判,提供新的契機。

  方焰認為:北京當局恢復兩岸談判的“底線”是承認“九二共識”,反對“臺獨”。然而,陳水扁、民進黨和臺灣當局堅決否認“九二共識”的存在,至今還在推動“正名”。如果雙方這樣僵持下去,兩岸關係不可能緩和,和好之橋更搭不起來。“胡宋會”得出六點共識,內容豐富具體,可操作性強。其中最大的貢獻,是為解開兩岸“死結”提供兩點具有新意的主張:

  第一,用“兩岸一中”的提法為“九二共識”解扣。“胡宋會”新聞公報在第一個共識中,列舉一九九二年海基會與海協會對“一中”問題的兩種表述文字,從中找出“共同點”是:“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公報指出,這就是“九二共識”,並用“兩岸一中”作為“九二共識”的簡述。“扁宋會”已經將“憲法一中”作為民進黨與親民黨的共識。“兩岸一中”與“憲法一中”相距不遠。這個新提法為建造兩岸和好之橋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第二,首次提出“只要臺灣沒有朝向‘臺獨’發展的任何可能性,將有效避免臺海軍事衝突”,為臺灣方面擔心大陸動武解扣。“臺灣不獨立,大陸不動武,通過和平方式解決臺灣問題”,一直是國際社會(包括美國)的希望。陳水扁二000年宣佈“四不一沒有”時,特意在前面加了前提條件:“只要中共無意動武”。“胡宋會”新聞公報,以最大的寬容度量,吸取了可以採納的意見,在第二點共識中寫道:“希望臺灣領導人切實履行二月二十四日(扁宋會)重申的“四不一沒有”的承諾“。如果臺灣當局真的做到了“四不一沒有”,那麼臺海就可能實現和平穩定,避免爆發戰爭的危險。

  方焰指出:“橋”要從兩頭搭起中間對接。如果一方面搭,一方面拆,那末就永遠搭不起來。大陸在努力搭,臺灣國親新三黨也在努力搭,就看陳水扁和民進黨是搭呢,還是拆呢?

  方焰説:“胡宋會”新聞公報發表前,有些人甚為擔心:李登輝臺聯黨鬧得兇,民進黨內有雜音,陳水扁變來變去,兩岸和好之橋搭得成嗎?事實再次證明,兩岸和解是大勢所趨,任何力量阻擋不了。搭橋不容易,不會一蹴而就,但是註定要搭成。橋搭起來,不是供一人一黨走的。“此人不肯走,自有行橋人”。和平統一是偉大的事業,需要兩岸和全球的億萬華人共同努力。

 
編輯:system    
 
台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