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岳麓書院院長朱漢民:宋楚瑜對歷史文化相當熟悉

  時間:2005-05-11 11:07    來源:     
 
 

  作為岳麓書院的院長,著名國學研究專家朱漢民昨天上午陪同親民黨主席宋楚瑜及其率領的大陸訪問團進行了參觀,並親任講解。令朱漢民感到驚訝的是,他發現宋楚瑜對於岳麓書院的歷史文化早已有相當的熟悉。

  “他跟我説,‘我們以前的歷史學得都很好的。’”朱漢民笑著説,“確實如此,我講的很多東西他都很清楚。”

  在岳麓書院的講堂中,有一副對聯:“是非審之於己,毀譽聽之於人,得失安之於數,陟岳麓峰頭,朗月清風,太極悠然可會;君親恩何以酬,民物命何以立,聖賢道何以傳,登赫曦臺上,衡雲湘水,斯文定有攸歸。”朱漢民在講解的時候,宋楚瑜説,他多年前就曾聽聞這副對聯,當時是譚延闿的兒子向蔣經國贈送了這副對聯。而當朱漢民講起梁啟超辦私學的事情,宋楚瑜立即表達了自己對梁啟超的崇敬之情,並提到清華大學的校訓就出自於梁啟超先生的演講。

  “他對我們岳麓書院的講堂最感興趣。”朱漢民説,無論是乾隆皇帝親題的“道南正脈”匾額,還是刻有岳麓書院學規的碑文,宋楚瑜對其內容都很感興趣。朱漢民還特意把學規一條條地念了一遍,宋楚瑜聽得頻頻點頭。

  八百多年前,在岳麓書院講堂曾經發生了中國學術史、教育史上一次著名的會講———朱張會講。“在講堂參觀時,我向宋楚瑜先生介紹説,當時朱熹和張栻意見不合,在這裡就理學問題討論了三天三夜。他聽後非常感興趣,還説道,哦,道理就是這麼在討論中間産生,真理越辯越明。”

  這個意思,後來也出現在宋楚瑜給岳麓書院的題字中:“天下至理,愈辯愈明。”朱漢民注意到,宋楚瑜在參觀過程中還不時在小紙片上記著什麼。他猜測説,或許是參觀中獲得的一些靈感,令宋楚瑜修改了自己原擬的題字內容。

  宋楚瑜對於教育的尊重也深深打動了朱漢民。“我們到大成殿的時候,他率全體訪問團成員很恭敬地向孔子像行了三鞠躬禮。他説自己在臺灣當‘省長’的時候,也經常去祭孔。”朱漢民説,“孔子的學説是中華民族共同的精神財産,對孔子的尊崇就是對中華文化的尊崇。宋楚瑜先生表達得非常誠懇。”

  朱漢民説,宋楚瑜對於中華文化強烈的認同感,令他印象深刻。(樂倩)

 
編輯:system    
 
台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