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臺媒披露:島內七大安全部門監聽連宋“登陸”

  時間:2005-05-12 10:34    來源:     
 
 

  台灣網5月12日消息 據此間臺媒披露,臺灣當局暗地十分關注連戰和宋楚瑜訪問大陸期間的言行,並通過有關部門對兩人及其同行者進行全程監控。

  鎖定“親友團”跨海電話

  早在國民黨主席連戰赴大陸訪問之前,臺灣情報單位就在陳水扁的授意下對連戰一行的行程及其與大陸各級領導會談的內容進行多方探聽。不過,據臺灣《聯合報》透露,臺灣情報單位在此方面毫無收穫。比如胡錦濤總書記在與連戰會面後,在瀛臺宴請代表團重要成員,臺灣情報機關對此一無所知,直到當晚代表團赴全聚德餐廳吃晚飯時,才發現連戰及多位成員不知去向。

  對於連戰行程結束當天,大陸宣佈送給臺灣熊描、十余項農産品進口大陸免關稅、開放大陸人士來臺觀光等三項大禮,以及連戰行前幕僚會議如何會談及大陸整個決策的過程,臺灣情報部門都是兩眼一抹黑,根本沒有能提前“預告”。據説陳水扁對此十分惱怒,而臺情報單位內部也進行了“深刻檢討”,並表示,將“積極在親民黨主席宋楚瑜訪大陸期間,全面了解代表團的動向”。

  而據兩岸問題專家表示,臺灣情報機構對國親兩黨訪問情況掌握寥寥的原因,主要是近年來臺灣間諜網在大陸屢受重創,根本無法獲得內幕的情報。為此,臺灣當局只好加大對大陸的技術監聽工作力度。

  臺灣《中國時報》披露,目前臺灣當局主要通過監聽手段監控連戰和宋楚瑜的訪問。報道稱,此次監聽任務主要由臺灣“國防部”、“軍情局”與“國家安全局”負責。

  負責監聽的工作人員透露,連戰、宋楚瑜等人在上海、北京的活動將是監聽的重點,屆時,凡是訪問團中的任何一個成員與島內的親戚朋友通過固定電話、手機或者傳真進行聯絡,都會受到“軍情局”和“國安局”的全面監聽、監視。

  七大部門各管一攤

  目前,島內監聽業務的分工相當清晰,監聽設備也不斷更新,並已經形成了七大部門、上千名工作人員長年對兩岸通信進行竊聽和過濾網路。

  根據臺“軍情局”電訊技術室主任姚祖德2003年向“軍情局長”所作的《電訊技術室搜情任務與裝備系統》的書面簡報顯示,目前臺灣監聽部門主要分為七個系統,其中針對海外和大陸地區以及島內外國際長途通信的監聽,分別由“國安局”安康工作站和“軍情局”電技室負責;對島內和從外面入島人士進行監聽的任務則主要由“法務部調查局”下設的“電訊科技中心”、第五處(負責科技情報與電訊安全工作)和第六處(負責密碼及其裝備之管制、研製)負責。

  除此之外,臺軍“總政治作戰局”第四處(保防安全處)、以及“憲兵司令部”下轄的各地“憲調組”、“行政院”海巡署情報處和警察總署等也都有自己的監聽能力。

  “軍情局”監聽兩岸八成電話

  在這眾多的監聽部門中,執行此次連戰、宋楚瑜大陸之行監聽任務的主要部門就是“國安局”安康工作站和“軍情局”電技室。

  安康工作站的國際電信監聽工作,由設在臺灣新店的一個以“科學情報研究室”為掩護名義的單位負責執行,任務是通過電信監聽和破譯密碼,主要蒐集大陸和海外軍事、政治、經濟等情報。工作人員總數比“國安局”本部的人數還要多,他們大多數來自臺灣空軍通信電子機構,該中心下設7個處,處長的官階均為上校。據了解,該工作站的設備比較先進,2004年還從美國購入了10套衛星監聽截收系統。

  據臺軍“軍情局”局長戴伯特的説法,“軍情局”的電訊技術室則“主要專責執行跨境情報偵搜任務,偵總搜對象包括大陸軍事、黨政、經濟等重要部門,是執行兩岸通信監聽任務的重鎮。

  “軍情局”電技室位於臺北溪園,長期從事電話監聽任務。據一名電技室人員透露。每逢選舉或者兩岸重大事件期間,“軍情局”都會將該室擴編到約300人,加大監聽範圍。“軍情局”電訊技術室的監聽能力更為強大。據電技室內部資料顯示,僅僅2003年2月底到4月初,電技室一週內就監控了390萬次電話,其中不是列管,而是被隨機抽樣錄音的電話,竟多達917萬次。資料更顯示,被錄音的電話中,有24萬次有監聽人員專門錄音。

  更為可怕的是,控制所有臺灣國際通信的中華電信公司竟為電技室專門秘密接入了—條光纜,供其“後門監控”使用。因此在如此龐大的監聽網路包圍下,兩岸80%的電話、32%的傳真通信都能被電技室監聽。

  電技室某官員還表示,對類似連戰、宋楚瑜這樣的在野黨高層,他們的家中、辦公室以及手機都會被列入特別列管的號碼,這些電話的所有錄音帶會保存一年以上;而如果是被列入安泰系統(監控中華電信光纖)的電腦備份(石園系統),錄音記錄則可保存2個月;被列入安泰系統內的電話錄音,可以保留1周以上。(言恒)


  進入專題:親民黨主席宋楚瑜訪陸 關注連戰大陸行

 
編輯:system    
 
台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