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經濟日報》昨日發表社論文章,文章指出,連、宋兩位在野黨主席先後前往大陸訪問,為兩岸和解增添了無限生機,臺執政黨及時掌握這一個好不容易重新打造的新機會,共同為促成兩岸和解、推動兩岸復談、促進兩岸互動而盡心竭力。
文章指出,兩岸之間的僵局,曾因13年前的“九二共識”而一度軟化,短暫地促成了若干事務性協商,其遺澤迄今猶存。連、宋兩位在野黨主席先後往訪,的確都為兩岸和解增添了無限生機。
文章分析説,平心而論,半世紀來,臺灣從未像此刻這樣需要兩岸之間的和平、和解與合作;而半世紀來,兩岸也從未見到像目前這樣美好的時機與環境謀求僵局的突破、新關係的建立。“胡連會”與“胡宋會”之所以掀起偌大高潮、引致全球注意,其故在此。但這一切最後能否實現,其關鍵即繫於所達成的各項結論能否落實。
文章説,這一個辛苦得來的共識,不論是否完全令人滿意,已經是雙方求大同存小異的最大交集,而且也是對岸領導人展現高度務實精神與和解誠意之下的産物。我們應努力説服執政黨及時掌握這一個好不容易重新打造的新機會,共同為促成兩岸和解、推動兩岸復談、促進兩岸互動而盡心竭力。
對於“國代”中慘敗的親民黨,文章分析説,親民黨其實遠未走上窮途末路,一方面可以與國民黨聯手,共同推動兩岸和平相關規定的訂定,催促臺當局早日實現農産品免關稅輸往大陸以改善農民生活;另一方面則可通過已經建立的“扁宋共識”,要求執政黨認可“兩岸一中”的新共識,消除對大陸的障礙,加強兩岸的溝通與互動。如果藉此促使胡宋會談公報中的重要結論逐一實現,則兩岸關係必定會幡然改變,臺灣人民也將獲利無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