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胡宋會”意義深遠:符合時代潮流 順應兩岸民意

  時間:2005-05-17 08:52    來源:     
 
     “胡宋會談”及其共識符合時代潮流,順應兩岸民意,更是中共務實對臺政策的巨大成功

  宋楚瑜率領的親民黨大陸訪問團一行,在當前兩岸關係形勢嚴峻的情況下,毅然衝破重重阻力,前往北京與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舉行“胡宋會談”,是島內民意發展的必然,也是親民黨一貫堅定支援“九二共識”,一個中國基本原則,堅決反對“臺獨”、一向主張和平的必然,更是祖國大陸持續推動兩岸關係發展的必然。

  近年來,島內“臺獨”分裂勢力為了選舉利益,一再操弄民粹,鼓吹“臺獨”,造成了臺灣社會分裂,經濟衰退,政局混亂。島內民眾求和平、求穩定、求發展的意願更為強烈。去年底,島內民意代表改選時,絕大多數臺灣同胞以選票表明瞭自己不接受“臺獨”分裂路線的意願。當前,島內民意的變化,更表明瞭絕大多數臺灣同胞對國親兩黨改善兩岸關係所做努力的期待。與此同時,大陸各地民眾對先後到訪的連戰先生一行及宋楚瑜先生一行的熱烈歡迎,也充分表明大陸同胞對改善兩岸關係的高度肯定。因此,可説是時代潮流與兩岸民意的支援,讓宋楚瑜及親民黨抓住了機遇,抓住了歷史。

  在對臺政策新思路的指導下,中國共産黨向中國國民黨與親民黨等反對“臺獨”、承認一個中國原則、承認“九二共識”臺灣政治勢力發出了訪問邀請。因此,正是中國共産黨的開闊心胸和最大誠意,與親民黨的一貫堅持,共同為兩岸關係寫下了新的一頁。

  “六項共識”充分體現了中共對臺政策的一貫原則,同時體現了務實、理性、以人為本、充滿善意的精神,必將為兩岸同胞搭起“互信之橋”、“溝通之橋”

  此次“胡宋會談”的共識,旗幟鮮明地表達了中國共産黨一貫堅持一個中國原則與“九二共識”、反對“臺獨”,主張推動結束兩岸敵對狀態的堅定立場。

  此次“胡宋會談”共識的第一項,特別針對島內一些人為達到否認“九二共識”、一中原則的目的,一再以沒有“九二共識”四個字為由而予以否認,進而拒絕接受的現實,以詳實的歷史資料證明“九二共識”的存在,並將其實質內涵以“‘九二共識’(‘兩岸一中’)”的方式來表述,並希望臺灣當局領導人切實履行2月24日重申的“四不一沒有”的承諾,充分體現了中國共産黨務實地推動兩岸儘速恢復和平談判的巨大誠意。

  此次“胡宋會談”的共識,以大量的篇幅“加強兩岸經貿交流,促進建立穩定的兩岸經貿合作機制”,體現了大陸方面充分考慮臺灣經濟的出路與廣大臺商的利益,時刻照顧臺灣農民兄弟、在大陸的臺灣學生等弱勢團體的利益的以人為本、充滿善意的精神。

  因此,可以説,“六項共識”既體現了大陸方面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立場,又充分照顧了臺灣同胞的利益,必將為兩岸同胞搭起一座互信、溝通之橋,使兩岸關係進入一個嶄新的發展階段。

  臺當局領導人應當順應民意,接受“九二共識”,接受一個中國原則,趕搭兩岸和解之橋,與兩岸同胞一道,共同謀求中華民族的整體利益

  日前連戰先生的“和平之旅”,與宋楚瑜先生的“搭橋之旅”已在島內引起廣泛共鳴,充分説明瞭絕大多數的臺灣同胞期待兩岸關係能夠改善發展。如果臺當局仍要看李登輝等“急獨”勢力的臉色,而不認真聽取民眾的呼聲,只會坐困愁城,越來越失去民心,並在兩岸關係上錯失良機。事實上,李登輝之流過去之所以支援民進黨,就是想綁架民進黨,不願意看到兩岸關係的改善。他們真正依戀的只是“皇民化”時代,他們最近參拜臭名昭著的日本“靖國神社”的舉動就足以説明一切。但是,這絕對不是島內的主流民意。

  而從國際形勢來看,除極少數國際反華勢力之外,當前國際社會的主流都承認一個中國原則,都接受大陸與臺灣同屬一個中國的事實。美國政府也一再重申其一個中國政策的立場,對連宋相繼參訪大陸表示肯定,並明確表示美國不會為“臺獨”與中國開戰,“臺獨”分子的幻想已經破滅。

  事實上,中國共産黨一直真心實意為臺灣同胞的切身利益著想,並始終為推動兩岸之間的和平統一而努力不懈。胡錦濤總書記日前也一再表示,只要承認一個中國原則,承認“九二共識”,不管是什麼人、什麼政黨,也不管他們過去説過什麼、做過什麼,我們都願意同他們談發展兩岸關係,促進和平統一的問題。

  “中國人的事只能由我們中國人自己決定,一時難以解決,也可從長計議”。臺當局應該儘早丟掉幻想,打消疑慮,儘速抓住大好時機,共襄兩岸盛舉,共同譜寫中華民族的歷史新篇。(黨朝勝)

  《人民日報海外版》 2005年05月17日 第三版
 
編輯:system    
 
台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