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評論:親民黨大陸行的四大收穫

  時間:2005-05-13 11:23    來源:     
 
 

  隨著世人矚目的“胡宋會”結束,親民黨大陸訪問團的行程也接近尾聲。此次親民黨大陸行對於緩和兩岸關係,促進兩岸交流、推動兩岸和平起到了積極的作用。而對於親民黨自身來説,此次大陸之旅也可以説收穫頗豐、不虛此行。

  一是與中國共産黨建立起黨際聯繫。胡錦濤總書記在接見親民黨大陸訪問團成員時指出:“我衷心地希望通過親民黨大陸訪問團的這次訪問,在我們兩黨之間搭起一座互信之橋,在兩岸同胞之間搭起一座溝通之橋”。作為一個剛剛成立5年多的政黨,親民黨到大陸訪問,受到與“百年老黨”國民黨同等規格的接待和禮遇,開啟了與共産黨交流、合作的大門。中共總書記的接見及會談公報包含了善意和誠意,體現了共産黨對親民黨的尊重。中國共産黨是大陸的執政黨,得到中國共産黨的認同,無疑會增加親民黨在島內的政治籌碼,尤其是與中國共産黨在互信的基礎上建立起兩黨交流機制,親民黨在兩岸關係上的發言權、影響力肯定會明顯提升。

  二是島內民眾支援率升高。“民調”是臺灣島內政黨政治的晴雨錶。親民黨大陸之行的背後儘管有其自身的政黨利益,但以和平、雙贏的民生利益為目標,順應了島內當前的主流民意,親民黨訪問大陸過程中,臺灣各大媒體不計成本現場播出,進一步引起了島內民眾的共鳴,島內“大陸熱”持續升溫。臺灣《中國時報》5月10日的民調顯示:正在大陸訪問的宋楚瑜,雖然遭到陳水扁點名批判,不過聲望仍逆勢上揚。三成五的受訪者滿意他的表現,若與2月底的調查結果相比,宋楚瑜的聲望從早先的二成九上揚了六個百分點。受訪民眾當中,三成二對親民黨的表現感到滿意,揚升了七個百分點。相反,對陳水扁和民進黨的支援率卻一路走跌,連創新低,臺灣其他媒體近期的民調結果也大體類似。這對於2004年底立法院選舉受挫、“扁宋會”之後受猜疑的親民黨不能不是一個喜訊。

  三是提出了“泛藍”合作的合理定位。宋楚瑜在接受中央臺記者採訪時説,“國民黨加親民黨就是多數黨,多數黨就是多數民意”。從島內政治來説,要推動兩岸關係發展,國、親兩黨必須合作,這樣在立法院才能佔多數,從而有效牽制執政當局,凸顯在野黨的存在和實力。2003年以來,國、親兩黨先是結成選舉“聯盟”,後又嘗試國、親“合併”,一波三折,坎坷多變,終未成功。從親民黨方面看,主要是缺乏理想的能夠讓黨內接受的與國民黨的合作定位。宋楚瑜訪問大陸,不單為兩岸架起溝通之橋,也為國、親兩黨之間架起合作之橋,但戰略夥伴以反對“臺獨”為國親兩黨共同的兩岸政策,充分考慮合作雙方的利益平等和感情接受,可以説是今後國、親合作的比較理想的定位。

  四是加劇“泛綠”陣營的內訌。近日島內最大的看點是“泛綠”陣營的相互內鬥。先是民進黨主席蘇貞昌和“副總統”呂秀蓮公開表示自己對“總統”的兩岸政策變化不知情、不理解;然後是“立院黨團”要求陳水扁退黨。更熱鬧的是,李登輝和陳水扁不顧“父子情深”公開叫罵。總的來説,“泛綠”近期內訌的主要原因是連、宋先後登陸引起對兩岸政策的分歧,對手內訌無疑是親民黨的利好。

  姚新春 文/(中華文化交流與合作促進會副秘書長)

 
編輯:system    
 
台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