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起兩岸普遍關注的“胡宋會”戲碼,在5月12日順利上演。這次親民黨主席宋楚瑜爭取到一份“會談公佈”,相對國民黨主席連戰只有口頭共識,在形式上算是勝了一仗。另外,儘管中宣部曾一度禁止大陸內地媒體以“搭橋之旅”來形容宋楚瑜的行程,但胡錦濤在會見宋楚瑜時,卻公開為“搭橋”背書,中共內部對“搭橋”一事,似乎存在著不同意見。
中新網5月12日報道,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于5月12日下午在人民大會堂會見宋楚瑜一行,並舉行會談。會談結束後,宋楚瑜在北京飯店舉行記者會。親民黨政策中心主任張顯耀宣讀了胡錦濤與宋楚瑜會談公報。
公報指出,中國共産黨和臺灣親民黨達成六項共識,這包括:儘速恢復兩岸和平談判、希望臺灣當局領導人切實履行2月24日重申的“四不一沒有”的承諾、促進建立兩岸和平架構、促進建立穩定的兩岸經貿合作機制、促進協商臺灣民眾參與國際活動的問題、建立推動兩岸民間精英論壇及臺商服務機制。
相對國民黨主席連戰只有口頭共識,宋楚瑜這次在形式上算是勝了一仗。但要指出的是,宋楚瑜之所以能取得甜頭,得大程度上是因為臺灣執政民進黨曾多番“出口術”,警告連戰不要簽署任何文件,上次國民黨副主席江丙坤訪問大陸時跟大陸達成了一些“共識”,臺灣當局甚至以“外患罪”偵辦江。所以,連戰在戰戰兢兢的情況下,唯有只跟胡錦濤達成口頭上的共識,避免招來民進黨的攻擊。
相對之下,宋楚瑜在訪問大陸之前,卻曾在4月20日跟陳水扁會面;似乎陳水扁已跟宋楚瑜承諾,即使宋跟胡達成文字上的共識,並將之書于公報上,也不會有“外患罪”的麻煩。
值得注意的是,胡錦濤這次會見宋楚瑜,確實是表達了他欲跟陳水扁面對面會談的企圖心。這可從兩方面看出來:
第一,胡宋會的公報中有提及陳水扁和宋楚瑜2月24日的會面和內容;公報第二點提到,“希望臺灣當局領導人切實履行2月24日重申的‘四不一沒有’的承諾”。陳水扁2月24日會見了親民黨主席宋楚瑜,二人達成了包括“陳水扁2004至2008年任內不宣佈獨立,不更改國號”在內的“十項共識”。胡宋會公報引述了扁宋會“十項共識”,這表明胡錦濤重視和肯定扁宋會,其實也算是胡錦濤向陳水扁展現善意的表現。
其次,胡錦濤在會見宋楚瑜時,特別為宋的“搭橋之旅”名詞背書;據中央臺旗下央視國際網站:胡錦濤對宋楚瑜表示:“宋主席把這次大陸之行稱為‘搭橋之旅’,我衷心地希望通過親民黨大陸訪問團的這次訪問,在我們兩黨之間搭起一座互信之橋,在兩岸同胞之間搭起一座溝通之橋。”當然,這橋固然可為兩岸同胞所搭,但同時,只要陳水扁承認自己也是同胞,則宋楚瑜自然也可以為陳水扁訪問大陸搭橋。
值得玩味的是,之前中共中宣部曾明令禁止大陸媒體形容宋的行程是“搭橋之旅”;但“搭橋”的提法,在5月11日的新華社通稿開始獲得“通行”。中宣部由對“搭橋”表現得極為敏感,到近日胡錦濤大力為其背書,這中間是否反映到中共內部是否有人錯摸上意,抑或是北京對不再提“中華民國”四字的宋楚瑜的一項“回報”,相信也會引起不少討論。
巧合的是,陳水扁近日高調接受臺灣媒體訪問時,左右開弓,連李登輝也批評了,但他評價對手胡錦濤時竟説:“胡錦濤是一個厲害的對手、不簡單。”臺灣媒體也傳出:臺商郭臺強近期也受陳水扁所托赴大陸為陳水扁摸底。胡錦濤要見陳水扁,暫時似不那麼容易,但從二人都留了一手,可見其機會仍然存在。(亞洲時報線上報道 王楚 撰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