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號:

災後重建村民拿起相機拍家園

時間:2010-02-01 14:02   來源:四川線上

  (記者 李慶)震後的四川,如何在一片瓦礫中重建鄉村社會?昨日,成都城市河流研究會、北京地球村以及中國-歐盟生物多樣性組織專家齊聚成都,召開了“鄉村之眼”生物多樣性傳播工作會,專家們和災區的村民代表坐在一起,提出“當地村民理應是生態保護主體”的概念,他們應該參與自己家園未來發展方向的討論與決策。

  村民拿起相機拍家園

  災後的重建,建什麼房子呢?在“鄉村之眼”生物多樣性傳播工作會專門佈置的展臺前,可以看到一幅幅充滿鄉土氣息的照片,這些照片都是地震災區的村民拿起相機、帶上紙筆,對自己家鄉的生態資源進行的真實拍攝。雖然照片還算不上精美,但非常樸實,照片上有農村新建的房子、自家的農作物、鄉村的風景等,反映了村民們“樂和”的生活態度。

  觀察並參與生態發展

  “這些照片叫做‘鄉村之眼’,因為都是我們村民親手拍攝的作品!”北京地球村主任廖曉義説,地震後的四川,必須回答在一片瓦礫中將要重建一個怎樣的鄉村社會,選擇怎樣的發展之路,而都江堰市大觀鎮的茶坪村和彭州市通濟鎮的大坪村正在通過不同的方式進行家園重建,這些照片真實記錄下了一切。

  這些“鄉村之眼”照片,正是這兩個村的村民在專家和志願者的協助下,拿起相機和筆電,運用培訓中所得到的基礎攝影知識和調查技巧,展開大約20天的當地生物多樣性調查,最終完成圖文並茂的生物多樣性鄉村手冊。通過這些照片的展示,以期為災後重建提供來自基層社區的反思和政策建議。廖曉義説,鄉村發展中,如何體現村民參與,就應該通過他們的眼睛來觀察,而參與生態發展是一件快樂的事情。

編輯:王曉燕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