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各地各族群眾深切悼念汶川大地震的遇難同胞

時間:2008-05-20 08:20   來源:新華網

  在四川省綿竹市漢旺鎮拍攝的鐘樓,鐘錶指針定格在14時28分(5月19日攝)。 國務院發佈公告,決定5月19日至21日為全國哀悼日。5月19日14時28分起,全國人民默哀3分鐘,屆時汽車、火車、艦船鳴笛,防空警報鳴響。 新華社發

  新華網北京5月19日電 從白山黑水到雪域高原,從西北邊陲到萬里海疆……19日清晨開始,全國各地各族群眾通過各種方式,深切悼念四川汶川大地震中不幸遇難的同胞。14時28分起,人們為汶川大地震遇難同胞默哀3分鐘,悲痛中展示著中國人民萬眾一心、眾志成城、風雨同舟、共克時艱的力量。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發生8.0級大地震。此次地震造成數以萬計的人員遇難,數十萬人受傷。為表達全國各族人民對四川汶川大地震遇難同胞的深切哀悼,國務院發佈公告,決定5月19日至21日為全國哀悼日。在此期間,全國下半旗誌哀,停止公共娛樂活動,19日14時28分起,全國人民默哀3分鐘,屆時汽車、火車、艦船鳴笛,防空警報鳴響。

  首都北京沉浸在巨大的悲傷中。淩晨4時56分,天安門廣場上的五星紅旗伴隨著義勇軍進行曲冉冉升起,在升到旗桿桿頂後緩緩下降,4時58分停在下半旗的位置。在現場,數千名各界群眾集體肅立,向國旗行注目禮,為汶川地震遇難同胞表示深深哀悼。

  上午7時,四川重災區青川縣的部分救援人員和災區群眾在青川中學舉行儀式,緬懷在地震災害中的遇難同胞。地震倖存者——喬莊小學六年級學生王祥錨、許月橋,用稚嫩的童聲表達了他們的哀悼之情。

  14時28分,隨著空中響起長長的鳴笛聲,無盡的哀思在全國各族人民的心中激蕩。此時此刻,防空警報在各城市上空拉響,汽車喇叭在大街小巷齊鳴,火車、艦船的笛聲久久回蕩。鳴笛聲中,工人們放下手中的工具,農民們佇立在田間地頭,路上的行人停下匆匆的腳步,學生放下手中的書本,公交車上坐著的乘客站起身來,正在超市的顧客停止了購物……人們低頭默哀,很多人留下了悲痛的淚水,但臉上同時流露著剛毅和堅強。

  在石家莊,“愛心車隊”的40多部計程車係著一條條黃絲帶鳴笛,飄動的黃絲帶似乎在訴説對死難同胞的思念。在唐山市抗震紀念碑廣場,數千名幹部群眾向汶川地震的遇難者誌哀,他們中的一些人也是地震倖存者。貴州清鎮市紅楓湖鎮的苗族村民,鳴起苗族長號,哀婉低沉的長調慰藉汶川大地震中遇難同胞。14時28分,鳴笛聲響徹古城拉薩,布達拉宮廣場上的數千名各族群眾舉行集體默哀儀式,為骨肉相連的遇難同胞誌哀。拉薩大昭寺的僧人也在經堂裏舉行祈禱法會,為汶川大地震災區遇難同胞超度,為生還者祈福。

  從長沙出發奔赴成都接送災區傷病員的救災專列上,14時15分開始播放有關全國悼念日的新聞,14時28分,列車拉響汽笛,人們低頭默哀。平日裏人聲鼎沸的上海證券交易所、深圳證券交易所,14時28分起臨時停市3分鐘,人們靜默肅立,交易大廳內氣氛瞬間變得沉痛。全國高校和中小學,也都舉行默哀活動。在南開大學,師生們以鳴響校鐘的方式寄託哀思。

  在香港銅鑼灣時代廣場,香港市民早早聚集在一起,他們自發地穿上黑色襯衫或套裝,廣場外墻上的大螢幕播放著來自災區的揪心畫面。14時28分,警報聲響起,數百市民肅立默哀,許多人臉上表情凝重,一些市民悄悄擦去眼中的淚水。同一時刻,澳門全城為地震遇難同胞默哀。我駐外使節也與國內同胞同時舉行了默哀活動。

  “我們都是四川人。”“摘下我的翅膀,送給你飛翔。”“親愛的寶貝,如果你能活著,一定要記住我愛你!”災難中,人性的光輝閃爍出耀眼的光芒。哀悼日裏,人們讚美用無數手臂挽起的鋼鐵長城,用血汗催開的一個個生命奇跡的花朵。

  “忘不了震災中罹難小學生那一隻緊握鉛筆的柔弱小手,忘不了譚韆鞦老師用雙臂死死護住4個學生的感人瞬間。這樣的鏡頭,讓我們震撼,讓我們感動!”浙江東極島的王中柱説。“我們竭盡所能地治療傷病員,這是對遇難同胞最好的悼念,也是對生還者最大的幫助。”國家安監總局派出的礦山救援系統醫療隊大夫趙小魁表示。

  悼念活動中,人們表現出萬眾一心、同舟共濟的偉大民族精神。“汶川挺住!”“四川加油!”“中國加油!”……3分鐘的默哀結束後,聚集在天安門廣場上的人群久久不願離去,大家向降半旗的國旗桿聚攏過來,一個個響亮的口號在人群中此起彼伏,熱烈的氣氛感染著廣場上的每一個人,大家紛紛加入振臂吶喊的行列中。“四川雄起!”“祖國萬歲!”在四川天府廣場上,人們自發地呼喊口號,這發自肺腑的吶喊,久久在天空回蕩。

  “在悲痛中學會堅強,這是五千年來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復旦大學歷史系教授葛劍雄説。正在前線指揮部隊抗震救災的二炮副參謀長王治民説,我們要把悼念化為救災的巨大力量,以過硬的作風,打好抗震救災這一仗。“百年奧運,中華圓夢。在這樣的時刻,我們更要化悲痛為力量,辦好一屆有特色、高水準的奧運會來,告慰遇難同胞的在天之靈!”北京奧組委文化活動部工作人員王平久莊嚴承諾。

  哀悼活動在持續。默哀儀式結束後,設在烏魯木齊人民廣場上的捐款箱前重新人頭涌動,20元、50元、100元……不同服飾、不同民族、不同年齡的群眾紛紛將自己對災區人民的牽掛投入到捐款箱中。此情此景,匯聚的是各族人民支援災區重建的濃濃情意,展示的是中國人團結一心、戰勝困難的力量。

  災難凝聚起全民族的力量,風雨中挺起不屈的脊梁。哀悼日裏,廣大幹部群眾表示,災難面前,我們百折不撓,迎難而上;重建家園,我們團結奮鬥,充滿希望。

編輯:李傑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