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川群眾送別抗震救災解放軍官兵:月下依依別親人

時間:2008-07-21 10:43   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四川)青川7月21日電(記者余靖靜、黃毅)月華滿東山。20日淩晨2時,靜默的劍青路喧鬧起來。在這條青川縣城喬莊鎮連接外界的必經之路上,逐漸匯聚來的上千名鄉親在道路兩旁站出了數百米。他們或步行或騎車趕來,有的拿雞蛋,有的抱瓜果,而心願只有一個:等候回撤的解放軍,説一聲“謝謝”。

  20日4時許,濟南軍區某集團軍、瀋陽軍區抗災救災青川野戰醫院的官兵開始從青川回撤。地震發生兩個多月以來,在這個受災極重的山區縣,先後有2.2萬多名解放軍、武警官兵、民兵預備役投入抗震救災工作。從搜救被困人員、轉移群眾到醫療救治、衛生防疫,從運送救災物資、搶修道路到堰塞湖排險,從搭建帳篷、過渡板房到幫助群眾搶種搶收……那一身身“橄欖綠”,閃現在青川縣的山水之間。

  “部隊幫我們做了這麼多的大事,老百姓肯定要歡送他們。雖然部隊不許擾民,事先沒有告訴我們時間。但他們昨天把帳篷拆了,我們猜那就是要回撤了。”47歲的談小英説,她現在住的帳篷就安在部隊駐地附近。絲綢廠臨時安置點的安滿紅則告訴記者,聽説部隊要回撤,大夥兒一夜沒睡,生怕錯過時間,本來商量5點鐘集合,但很多人3點鐘剛過就趕來等了。

  紅旗飄、鞭炮響,軍車一輛輛駛過。68歲的老人雷光兵揮著手,“感動都説不完,部隊對災區的人民做出巨大貢獻,特別是新戰士,比我的孫子還小,我們看了都掉眼淚。”

  剛剛高三畢業的女孩安晴雨擂響了歡送的鼓:“部隊的任務都很艱巨繁重,但戰士們還抽出時間來幫我們,收麥子、打農藥、修幾千米的河堤,幹的都是臟活、累活。只有把鼓敲得再響一些,才能表達我們的心意。”

  3歲的魏明玖騎在父親的肩膀上舉起了一個小小的簡易紙板:“叔叔,你們辛苦了!長大了我也當兵,我愛你們!”他的母親告訴記者,在小明玖心裏,戰士就是英雄。地震過後,他常常説:“解放軍叔叔馬上就來了,馬上就來了。”

  絲綢廠臨時安置點的姑娘媳婦們喊出了“感謝親人解放軍,青川永遠愛你們”。18歲的李俊告訴記者,她曾在解放軍整理廢墟時拍下一張照片——因為睡覺的時候實在太少,幾十個戰士在露天輪班休息的時候坐著睡著了——“這張照片,我一輩子都會珍藏。”

   城郊村的房成海、劉俊蓉夫妻倆不時往戰士手裏塞自家煮好的雞蛋,“我們真是不想他們走,有他們在,我們就感覺很安全、有依靠。”他們依依難捨地説。

  “恩人慢走”“親人解放軍,你們辛苦了”……看著父老鄉親在白紙上寫下的那一句句真實的心聲,聽著他們發自肺腑的感謝,戰士們有的滿含熱淚,有的高喊“青川加油”,有的莊重地行了軍禮,有的人則一邊揮手道別,一邊歌唱:“你問我,什麼是戰士的生活……”

  明月隱去,晨曦漸起,軍民魚水情灑滿東山之麓。

編輯:王曉燕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