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實現讓受災群眾住新家看北京奧運會承諾

時間:2008-07-28 10:41   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北京7月27日電(記者孫曉勝)北京市抗震救災工程建設指揮部27日傳出捷報,經過1.3萬餘名北京援建者66個晝夜的奮戰,北京市對口援建四川江油市4.4萬套過渡安置房任務提前16天完成,實現了讓受災群眾住新家看北京奧運、10萬名被迫失學孩子重回校園的“北京承諾”。 

  根據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規定,8月12日全面完成援建地震災區過渡安置房任務。北京市作為援建災區過渡房數量最大的單位,肩負著北京奧運和災區援建兩大艱巨建設任務,在援建之初,北京市抗震救災工程建設指揮部就提出了“讓受災群眾住進新家看奧運”和“讓李白故里重新響起瑯瑯讀書聲”的承諾。

  為了實現兩大承諾,北京市建委、規劃委、財政局、水務局、市政管委等部門全力配合,7家剛剛完成奧運會“鳥巢”“水立方”、中國大劇院等標誌性建築的“金牌”建築企業,100多名在國內外聲名顯赫的“金牌”規劃、設計師和1.3萬多名建設者組成了災區最大的抗震救災援建方面軍。

  在援建過程中,北京市力求從災區群眾今後的生産、生活出發,除按照國家相關規定,配套建設廚房、衛生間、淋浴室、衛生所、商店外,還主動配套建設了飲用水凈化裝置、配備燃氣熱水器,專門建設了殘疾人、老人專用浴位、廁位,設立浴室更衣間,提高住房防水標準和私密性。把首都建設中的“綠色、安全、人性化”理念運用到了災區援建中。在總體規劃上,突出城市居民集中居住,建設大社區,配套大型商業和農貿市場,以利居民自謀生路;在山區農村,注重分散安置,讓安置農民不離鄉不離土。

  根據北京市抗震救災工程建設指揮部最新統計,北京市共援建江油市143個過渡安置區,4.4萬套活動板房,可以讓12萬名受災群眾搬進新家。其中,最大的“京江家園”小區擁有8472套住房,可以安置近3萬名受災群眾,是目前四川災區最大的過渡安置房小區。北京市共援建學校78所,合計6184套,江油市10萬名被迫失學的孩子已經正式開學,利用暑假趕上學習進度。援建板房醫院19所791間病房,解決了災區帳篷病房悶熱、嘈雜的問題。

編輯:王曉燕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