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總局10項措施維護地震災區市場秩序

時間:2008-06-05 15:11   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北京6月5日電(記者張曉松)記者5日從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了解,為維護地震災區市場秩序和社會穩定,切實保護消費者、經營者合法權益,促進災區恢復重建工作順利進行,工商總局專門出臺了以下10項措施:

  ——以食品、農産品、建材、成品油、農資等為重點,依法嚴厲打擊欺行霸市、以假充真、以次充好、囤積居奇、哄抬物價等嚴重擾亂市場秩序的行為;認真查處借災區重建之名進行強制交易、強制服務、濫收費用和商業賄賂等不正當競爭行為。

  ——加大對抗震救災物資捐贈點和災民集中安置點的食品安全檢查力度,開展創建抗震救災食品安全示範店活動,推行食品安全承諾等自律制度,嚴厲打擊制售假冒偽劣食品等違法行為。

  ——緊緊圍繞災民生活必需品如口罩、電筒等品種,特別是災民基本生活需要的米、面、油、飲用水、方便食品等品種,有針對性地開展商品品質監測,及時公佈檢測資訊,引導災區群眾消費。

  ——全面落實市場開辦單位責任制,防止染疫、病死和檢疫不合格畜禽産品及其製品流入市場,從嚴從重打擊銷售染疫、病死和檢疫不合格畜禽産品及其製品的行為,切實防止疫病發生。

  ——強化流通環節農資品質監測,及時公佈檢測結果,發佈農資消費提示警示;嚴厲查處銷售假冒偽劣農資坑農害農行為;深入災區向農民宣傳農資識假辨假知識;在災區設立“紅盾護農”流動投訴站,方便農民就近申訴舉報。

  ——對違法收購救災物資及油氣田設施、電力電信設施、廣播電視設施及各類公共設施等生産性廢舊金屬的,從嚴查處,涉嫌犯罪的,及時移送公安機關處理。

  ——以災區重建必需的水泥、鋼筋等建材為重點,集中開展專項執法檢查,嚴厲打擊銷售假冒偽劣建材等違法行為。加強對建材品質的監測,按照有關規定公佈監測資訊。督促災區所有經銷建材的企業,嚴格執行進貨檢查驗收制度,保證進貨來源合法,嚴防假冒偽劣建材流入災區。

  ——加快12315進災區,特別是進災民集中安置點和醫院等場所的推進步伐,及時受理和處理受災群眾的申訴和舉報,盡可能將消費糾紛解決在萌芽和初發狀態。

  ——重點加強對災後救助和災後重建工作中涉及的藥品、醫療器械、醫療服務、消毒用品、防疫用品、食品以及建材、機械等商品、服務廣告的監管,嚴禁利用各種媒介和形式借災後重建的名義發佈推銷商品、服務的廣告。支援、指導廣告行業協會積極組織會員單位創作發佈主題公益廣告作品。

  ——進一步組織四川和周邊省市工商行政管理機關開展區域執法協作,並與公安機關開展聯合行動,集中力量查辦傳銷大要案件。加強宣傳引導,防止傳銷向災區蔓延,防止災區群眾被騙參與傳銷。

編輯:高斯斯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