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奇葆:衛生防疫工作要迅速覆蓋到村 不留死角

時間:2008-05-28 13:40   來源:四川日報
  5月26日,四川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省“512”抗震救災指揮部指揮長劉奇葆深入廣漢市的受災群眾救治中心和救助中心等地,看望慰問受災群眾,指導受災群眾安置救助工作。他強調,抗震救災工作已進入新階段,任務更繁重,時間更緊迫,一定要把衛生防疫作為最緊迫的任務,妥善把受災群眾安置好。

  一大早,劉奇葆就驅車來到廣漢市受災群眾救治中心人民醫院急救點。地震發生後,該急救點已救治從什邡、綿竹、安縣、北川等地搶救出的傷員230余人。急救點臨時搭建的帳篷內乾淨、整潔,綿竹市的鄭邦發和北川縣的邱雲等均因地震受傷,躺在床上接受治療。劉奇葆走進帳篷,仔細察看他們受傷的部位,向醫護人員詢問救治情況。當得知經過醫治,他們正在逐漸康復時,劉奇葆安慰鄭邦發、邱雲等受傷群眾,只要人留下來就好,只要人在,我們就能開創新的生活。現在大家一定要安心養傷,把身體調養好,以良好的身體和精神狀態投入到災後重建中,在黨和政府的大力支援下,建設新的美好家園。

  劉奇葆對隨行的幹部講,當前抗震救災工作要把救治受傷人員作為一個重點,盡最大努力保障傷員的生命安全。要保障重災區以及偏遠地區醫藥器械和藥品的供應,加強對當地和外來醫療救助隊伍的組織協調,醫療救治力量要覆蓋災區所有的村社,爭分奪秒搶救受傷群眾。對部分重傷員,要分流、轉移到省內外條件較好的城市醫院。總之,要確保救出人員得到及時醫治,最大限度減少死亡和致殘。

  廣漢市受災群眾救助中心設在待建的市體育中心內,共搭建帳篷215頂,目前已累計安置受災群眾1300人次。來到救助中心,劉奇葆首先走到設在大門口的受災群眾登記站了解情況。工作人員告訴他,這裡所有進出的受災群眾都要登記造冊,併發放出入證,避免其他人員隨意出入。劉奇葆肯定了救助中心這一對受災群眾安全負責,規範管理的做法。

  救助中心內,公共浴室、廁所、消防器材等都已配備。劉奇葆走進淋浴室、廚房,詳細了解公共設施的建設、使用情況。劉奇葆還走進帳篷,同來自北川、安縣、綿竹等地的張蓮波、謝中蘭、楊守鳳等親切交談,詢問大家的生活情況,問大家當前最需要什麼。張蓮波等人回答説,救助中心把他們的生活安排得很好,現在就是想回家。劉奇葆聽後動情地説,黨委政府正在全力以赴做好大家的安置工作,並正抓緊向災區調運帳篷、活動板房等。我們將以家庭為單位,把受災群眾由集中的臨時安置轉為過渡性安置,儘快讓每戶受災群眾至少有一頂帳篷或一處簡易住房,過上家庭生活。

  劉奇葆特別關心災區和受災群眾的衛生防疫工作。無論是對救治救助中心的幹部和工作人員,還是對受災群眾,都叮囑大家一定要把衛生防疫工作作為最緊迫的任務抓緊抓好。劉奇葆強調,衛生防疫工作要以迅速覆蓋到村為目標,專群結合,進村入戶,不留死角。要保證有足夠的防疫人員和足夠的防疫藥品。要落實防疫工作責任,切斷污染源,加強食品和飲用水的衛生監管,加強疫情監測,全力抓好防疫工作,確保大災之後無大疫。

  劉奇葆指出,抗震救災已進行了兩周,抗震救災的初始階段,工作有力有序有效進行,取得了階段性成果。兩周來,來自各方面的救援隊伍從廢墟中救出生還者8.3萬多名,30萬名傷員得到救治,660多萬受災群眾得到臨時安置,通信得到恢復,部分道路交通和基礎設施得到恢復。這些成效,是黨中央、國務院堅強領導的結果,是全國人民、社會各界大力支援的結果,是災區人民抗災自救的結果。我代表災區人民向全國人民、向各兄弟省市、向港澳臺同胞、向海外華人華僑、向國際社會所有支援和幫助我們的人表示深深的感謝。向奮戰在抗災一線的解放軍、武警官兵,民兵預備役人員,公安幹警,醫療衛生防疫人員,志願者和所有救援隊伍表示衷心的感謝和崇高的敬意。

  劉奇葆強調,抗震救災工作進入新的階段,我們還面臨著繁重的任務。要加強衛生防疫,防止大災之後出現大疫;要進一步安置好群眾,讓受災群眾儘快安定下來;要積極準備災後恢復重建。希望全省人民和廣大幹部發揚艱苦奮鬥、自力更生的精神,用自己的雙手,建設新的美好家園。任何困難都壓不倒我們,我們要戰勝困難,邁開新的步伐,在全國人民的支援下,把抗震救災工作進行到底,打贏這場硬仗。

  省委常委、省國資委黨委書記王少雄,省委常委、副省長、省委秘書長鐘勉一同看望慰問。(記者 方曉哺)

編輯:王曉燕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