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軍陸戰隊結合抗震救災檢驗提高轉移運輸能力

時間:2008-06-06 10:45   來源:解放軍報

  “陸戰隊入川抗震救災,由你們擔負物資器材保障任務!”5月13日中午13時,一道命令從北京傳到南海艦隊某基地。預定出發時間是下午6時,留給基地的準備時間只有短短的5小時!

  軍令如山。一場時間爭奪戰首先打響。基地黨委邊受領任務邊召開常委擴大會,基地領導在會場上一邊下達命令,一邊組織實施保障。剛剛休假回廣西老家的副司令員王革軍接到出征命令,抓起衣服就在路邊攔了一輛長途車,在部隊出發前準時歸隊。

  保險櫃裏的預案變成了作戰實案,平時的訓練成果得到了實戰檢驗。機關各司其職、高速運轉,迅速調集和裝載各類物資。經費協調、物資籌措、裝備檢修,一切都在爭分奪秒、有條不紊地展開……

  18時,經過5個小時努力,所有準備工作就緒:106名“後勤官”連同軍用帳篷、發電車、鐵錘、撬杠等器材工具2000多件,200多種特種急救藥品以及口罩、手套8萬餘件,整裝待發。海軍陸戰隊兵力分3個梯隊摩托化開進,按照伴隨保障原則,基地副司令員周勤隨第一梯隊跟進。此時,他早就讓物油處協調中石化、中石油駐貴陽、成都等地的3個加油站開設臨時加油點,一路上,30多噸的油料順利注入龐大的車隊。

  為了確保摩托化開進速度,運輸處從基地汽修廠抽調了10名“高級藍領”和一輛檢修車,確保一有情況就能在最短的時間內恢復車況;從全基地抽調110名司機補充給陸戰隊,保證每輛車都有兩個司機;車管助理李朱華甚至連司機提神用的口香糖、檳榔都準備好了……經過連續40多個小時2000余公里的遠距離開進,海軍陸戰隊200多臺各類車輛提前6小時抵達救災第一線,實現了“不傷一人、不損一裝”的目標,並探索出危急情況下由海到陸保障的新模式。
 

編輯:高斯斯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