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心理救援隊開赴四川地震災區

時間:2008-05-18 20:41   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北京5月18日電(記者傅雙琪)由8位心理諮詢專家、危機管理專家和公關專家組成的民間心理援救隊18日自上海出發奔赴四川地震災區,在提供心理干預服務之外,他們將為災區長期的心理重建做前期調查準備。

  為這支民間心理援救小分隊提供後方支援的華東師範大學心理諮詢中心主任葉斌接受記者電話採訪時説,這支小分隊的首要任務是了解需求,收集現場的情況,為長期的心理援助方案做準備。

  葉斌説,第一階段的心理干預以情緒穩定和安撫為主,而災後的心理重建一般在災難停止後的一兩周才逐步開始。“這時災區災情逐漸穩定,是深度系統的心理援助介入的最佳時間。像大地震這樣的災害,對個體心理影響深遠,心理重建工作甚至需要持續3年到5年,甚至更長的時間。”

  “已經有不少有精神科或心理學背景的志願者在做第一階段的工作,我們此行更著重收集第一手素材,未來更好地幫助更多人。”他説,“畢竟,這個小分隊如果做現場心理干預最多只能幫助幾十個人。”

  華東師範大學心理諮詢中心計劃與國際非政府組織“外展”在臺灣的分支機構合作為災區的教師和學生進行一項長期的心理重建項目,計劃于6月下旬進入災區。這個機構曾經參加過臺灣“九二一”地震的救援工作。

  “此次小分隊的報名非常踴躍,但是我們挑選十分嚴格,因為這是一項風險很高的工作。在過去的救援歷史上,有不少諮詢師在做完災後心理干預後,自己也患上心理疾病,甚至永遠離開了這個行業。”小分隊的領隊申尼邦德公關諮詢公司總裁倪劍説。

  她表示,在了解當地需求的同時,成員們也會對幾種特殊人群提供服務,比如前線記者、醫務人員和指揮官員。“受災群眾可能只經歷了一部分慘烈場面,前線記者則看到了更多。在高強度的工作和強刺激的環境下,他們中間有人可能已經産生了相當嚴重的心理應激反應,甚至創傷反應。”

  她建議,外地的心理諮詢專家對四川當地或者懂四川方言的諮詢師進行系統培訓,以提高後期心理重建的實際效果。

編輯:高大林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