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川最後一名地震倖存者痊癒出院

時間:2008-07-30 12:43   來源:京華時報

  今天上午,解放軍306醫院鄒德威院長組織專家組對北川地震災區最後一名倖存者——地震後164小時獲救的61歲傷員李明翠的治療情況進行了全面討論,經過兩個多月精心治療和康復,李明翠已經痊癒。

  5月26日,李明翠老人躺在擔架上被抬進解放軍306醫院,兩個月後,老人已經可以自己行走,天天在醫院裏散步,生活可以自理。

  “出院後我要做3面錦旗。”李明翠説,雖然還沒有想好錦旗上面寫什麼,但已經想好要送給誰:一面送給把她營救出來的救援隊員,一面送給為她做手術、技術高超的醫護人員,一面要送給這些天來一直照顧她、不是親人勝似親人的醫護人員。

  回顧:被埋164小時獲救

  5月12日下午,地震前的幾分鐘,李明翠和老伴正準備送外孫女去幼兒園。老伴和外孫女剛穿好鞋,李明翠正在穿鞋準備馬上出門,就在這時,地震發生了。在廢墟下的前幾天,老人的意識非常清楚,她一直沒有喊,“我平時看電視,記得説要保持體力。在被救出來的頭一天晚上,我喊了:快救救我!”

  不知不覺中,已經到了5月19日,這一天的北川,是個晴天。

  306醫院抗震救災醫療隊已經在北川縣城夜以繼日奮戰了4個晝夜。當救援隊員們帶著搜救犬在菜市場附近走到靠近河邊時,搜救犬突然興奮地叫起來。10時42分,陽光正好,經過了164個小時的等待,李明翠終於擺脫了黑暗。

  救治:術後一天坐起來

  和國家搜救隊並肩戰鬥的醫療隊員立即在第一時間為李明翠現場實施了清創等臨時處置措施,並將她緊急送到了綿陽520醫院。3天后,稍稍穩定下來的李明翠又被送上國航的客機,在持續數日的愛心大接力之後,這位北川縣城最後的倖存者最終來到北京,入住306醫院。

  李明翠入住後,北京306醫院特別組織了一個特護小組,光護理人員就有8人,24小時輪班對其精心護理。

  6月2日,鄒德威院長從綿陽趕回北京,作為國內著名骨科專家,鄒院長決定親自為李明翠主持手術,和他一起主持手術的還有骨科主任馬華松。

  “手術主要是針對病人的脊柱骨折實施的,為了減輕病人痛苦,手術中採用了微創技術,使得原本要切20釐米的大口子改成了4個僅有2釐米的小口。”馬華松告訴記者,在充分的術前準備下,麻醉成功後,鄒德威院長和他一起為李明翠進行了脊柱內固定手術。

  “我們採用的是經皮微創椎弓根螺絲釘植入,骨折閉合復位內固定術,是目前國內外最先進的微創技術。手術在透視下進行,定位準確,基本不干擾脊柱的正常結構,出血非常少,整個手術只用時1小時45分鐘,出血不到100ml。”鄒院長説,手術共在李明翠的脊柱上植入了8顆螺釘和2根連接棒,非常成功。

  更讓鄒院長和醫療隊員們感到高興的是,手術後僅一天,臥床20多天的李明翠就可以坐起來了,“由於在地震中老伴失蹤,病人最大的願望是不要癱瘓,將來生活可以自理,這個願望在術後第5天就實現了,老人可以下床活動了。”306醫院骨科主任馬華松高興地告訴記者。

編輯:王曉燕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