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視點:記活躍在抗震救災鬥爭中的志願者大軍

時間:2008-05-31 23:03   來源:新華網

  5月22日,兩位綿陽的志願者在悉心照顧來自北川災區的蔣桂芳老人。志願者們為老人洗臉、擦手、掏耳朵、剪指甲,無微不至,親同祖孫。 四川汶川大地震發生後,在綿陽市九洲體育館設立的受災群眾接待安置中心,許多來自全國各地,不同職業、不同年齡的志願者用細緻週到的服務為受災群眾排憂解難,並以自己的愛心和關懷撫慰受災群眾,幫助他們渡過難關,重建家園。  汶川大地震發生後,他們是抗震救災大軍中一個特殊的群體:沒有統一的制服和標誌,但在廢墟上,在公路旁,在醫院裏,在任何與受災群眾有關的地方,都能看到他們的身影。他們沒有統一的指揮,但都在埋頭默默做著相同的事情——幫助受災群眾。

  他們,就是活躍在地震災區的約20萬名來自全國各地的志願者。

  這是我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志願者行動。很多志願者沒有留下姓名,但都有一顆明亮的心,讓世界通過他們對中國有了嶄新的認識。

  他們,是普通中國百姓的代表

  5月19日,一塊寫有“感謝志願者”的木牌被豎在路中央的隔離帶上。綿竹地震災區部分受災群眾自發在路邊豎起“感謝牌”,表達對各界援救的感激。

  每天,災區都傳播著志願者的動人故事,面對他們,每個記者都會痛感自己表達能力的貧乏。

  20日淩晨,被廢墟掩埋7天半的倖存者馬元江在汶川映秀鎮被成功救出。人們驚奇地發現,對創造這一生命奇跡起了關鍵作用的,是一個20歲的志願者尹春龍。

  這個來自四川資陽的小夥子,隻身鑽進廢墟下,花了40個鐘頭,頂著余震的危險和強烈的屍臭,用簡單的工具打出一條8米長的生命通道,為消防部隊營救倖存者突破了最艱難的障礙。

  身材瘦小、有些靦腆的尹春龍似乎沒有任何超常之處。而就是無數這樣的“小人物”,完成了一項項常人難以想像的壯舉。

  宋志永,河北唐山一位普通農民。汶川地震發生當天他就趕往災區救人。他從北京輾轉鄭州、西安,一路打的來到了重災區北川縣,僅計程車費就花掉了近5000元。一天之內,他在北川中學挖出了十幾個孩子。

  更多的志願者在災區各個角落從事著默默無聞的救援工作。57歲的趙俊方從河南千里迢迢趕來在四川平武縣南壩鎮,主要工作就是幫部隊炊事班做飯。他説:“雖然沒在一線救人,做飯讓戰士吃好,也是為災區做貢獻。”

  在綿陽集中安置受災群眾的九洲體育館一角,南京志願者王宇誠帶著十幾個孩子做遊戲,教他們“深呼吸,面帶微笑和旁邊的人握手”。他希望幫這些受到災難驚嚇的孩子重新找回勇氣。

  穿著各式服裝,操著各種口音,志願者晝夜兼程,從天南地北自發來到災區。這是一支不穿軍裝的救援“部隊”。他們有的帶來了工程機械,有的帶來了食品藥品,更多的帶來了一雙勞動的手和一顆赤誠之心。也許每個志願者所起的作用是微小的,但成千上萬的志願者匯聚在一起,就形成了一股強大的力量。

  絕大多數志願者,都是平日生活在你我身邊的普通人,而當災難來臨時,他們每個人都演繹著一段傳奇。所有志願者的傳奇連在一起,就成了一個感天動地的“中國傳奇”。

  在震區之外的全國各地,還有難以計數的人們,正在以各種方式為抗震救災出力。眾多無法趕往災區第一線的人,紛紛捐錢、獻血、搶運救援物資、護理從災區轉運出的傷員。

  廣州越秀區一位身患殘疾的乞丐,匍匐來到捐款箱前,把身上僅有的30多元錢全放進去。他的義舉被拍攝上網,成為熱帖,不少人看了流淚。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在災難面前,中華民族傳承了數千年的博愛精神迸發出來。這一刻,每一個中國人都是志願者。

  他們,是中國社會進步的重要標誌

 

  5月16日,志願者張微(中)和同伴在四川綿陽九洲體育場幫助災民尋找家人。

 

  22日,在什邡市一個臨時醫療點,一名來自吉林的志願者正在救治傷員。這位中年女醫生不願透露姓名,也婉拒了記者正面拍攝她的請求。她説,她是瞞著女兒跑到災區來的,她不希望家人為自己擔心。

  不為名利,但求盡心,這是許多志願者的共同特點。“每個志願者都是活雷鋒。”在震區,記者不止一次聽到人們這樣説。

  志願者的義舉,不僅僅是出於愛心,更代表著一種現代公民意識的趨於成熟。一位網友在自己的部落格上撰文指出:“在現代法治國家裏,公民意識,代表著公民對自己在國家中的政治地位和法律地位的自我認識,代表著公民對自我權利和義務的認知。成熟的公民意識,意味著公民把自己真正作為國家政治生活和社會生活中的主體,以主人翁的姿態對國家和社會充滿責任感和使命感。”

  正是這種責任感和使命感,使成都數百名計程車司機自發聚集到震情嚴重的都江堰,義務運送傷員。

  正是這種責任感和使命感,使北京、上海多名白領職員辭掉工作,自費趕到災區加入救援隊伍。

  正是這種責任感和使命感,使長虹這樣知名的大企業,在地震發生9小時內便組織500人的救援隊突入北川,成為大型企業救援力量的先行者之一。

  著名作家張抗抗評論道:“這次災情發生後,政府在第一時間把真實的資訊公開,迅速地激起了中國國民自覺、廣泛、主動參與救援的行動,這讓我非常感動。因為我覺得這展現了中華民族正在成長中的公民意識,這種公民意識正在成長、成熟,我想它是改革開放30週年巨大進步的重要標誌,所以這個意義是非常重大的。”

  改革開放30年來,中國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巨大成就舉世公認。人們平常較少留意的是,中國人民的精神境界也隨之得到了悄然的提升。如果沒有這次災難,也許連我們自己也沒有意識到這種無形的進步是多麼巨大。

  22日出版的美國《時代》週刊以《被喚醒的中國》為題發表評論説:“在這次危機中,一種新的自我意識覺醒了,人們認識到了中國人的同情心和慷慨精神。這是一種集體頓悟,整個民族突然間意識到,在20年的經濟繁榮中,他們改變了多少。”

  他們,是勇於擔當的中國青年

  16日,在災區青川縣的一個路口,搭著一個小棚子。路邊站著一排少年,自製的“志願者”紅布袖套戴在手臂上。他們頂著烈日,臉上淌著汗水,在過往車輛中穿來走去,給運送救災物資的司機們指路,給歇腳的災區群眾送上一杯杯飲水。一個叫朱勇的孩子,手提塑膠袋,將路人、車上丟下的垃圾,一點點拾起來。

  在這場災難中,許多青年志願者表現出的愛心、執著和樂觀精神,讓無數成年人刮目相看。

  23日出版的澳大利亞主流媒體《澳大利亞人報》報道:“多數志願者都是20多歲的年輕人,他們完全是自發自願的,沒有任何人的行政命令。他們有的驅車幾千公里到災區救助災民。”這家報紙把志願者稱作“中國溫柔的心”。

  青年是國家的未來。溫家寶總理在北川中學黑板上用粉筆寫下“多難興邦”四個字,是飽含深意的。人們期待,歷經災難而正在成長的中國新一代公民,在傳承優良傳統的同時,將更多現代特質帶入中華民族的血液之中。

  青年志願者備受人們稱讚,不僅由於他們的青春熱情,更由於一種似乎超越其年齡的理性與成熟。

  以追求個性而備受青少年追捧的“80後”代表性人物作家韓寒,在地震發生不久,用自己的錢組建了一個小團隊,在大規模救援隊伍進入前就踏進了條件艱險的災區。他以自己的親身經歷,向大家呼籲災區需要帳篷和醫療人員,並理性地告誡大家不要隨便涌入災區,避免危險和給救援“添亂”。

  在西安第四軍醫大學讀書的22歲女孩高婷,家鄉就在震中汶川縣映秀鎮。聽説父母受傷,她一度想立即回家去照顧他們,但是得知學校所屬的西京醫院要接治100多位來自災區的傷員後,她作出一個決定:留下來當志願者,照顧傷員。她説:“我選擇留下,不僅因為我會説四川話,還因為我更能體會災區患者們的傷和痛。”

  “80後”“90後”年輕人曾經被指“缺乏社會責任感,過度自我”、在“蜜罐”中長大、沉迷于網路、花錢“月月光”。而汶川大地震發生以來,人們不得不對他們重新認識了。

  新加坡《聯合早報》25日發表文章説:“中國的年輕一代似乎一夜之間長大了,他們知道伸出援手,知道承擔責任,知道做出奉獻,知道扶助弱者。”

  這篇文章認為,重大事件的曲折起伏,大多牽涉民族情感、國家尊嚴或國際關係,使年輕人在這些事件中迅速選擇自己的立場,確立自己的觀點,從而在更長遠的意義上,形成一代中國人對世界的看法和姿態。

 

編輯:李傑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