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世界報》:地震讓中國如此團結

時間:2008-05-28 15:56   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消息:非政府組織--上海新駝峰運動協調人郝麗瓊表示,在此次四川地震的救災行動中,"政府許多部門的大門都敞開了。面對我們的要求,一些人為我們竭盡全力地爭取了一架飛機。這是前所未有的"。法國《世界報》27日就此發表文章説:地震令中國社會空前團結。

  5月19日14時28分,遊客在北京八達嶺長城上向汶川大地震遇難者默哀。 新華社發

  他們沿著大學校園的林蔭道擺起了幾張桌子,整理散放的書籍、服裝、背包和各種小東西。他們的志願者團隊叫"熱風",隊員所穿的T恤衫印有一個逗號形狀的心圖案,並且還有"傳遞愛心"的字樣。

  25歲的年輕女教師莫莉張參與了這一行動,並挨個走訪上海的大學校園,她説,"我們最初組織起來是為了幫助雲南一個患有癌症的小學生籌集手術費用,因為他家境貧困。自從地震以來,我們將一半的援助提供給了四川人。這一次,我們感覺全中國每個人都受到了觸動。我確實發現,中國人從未如此團結"。

  身為成都人的她十分關注受災者的命運。她通過所在的學校捐了1000元,並報名獻血。今年2月,她曾為遭受冰雪災害的人們捐款300元,並且本打算作為志願者前往貧困地區教書,不過,被接收的只有男性。

  5月19日14時28分,人們在北京天安門廣場為汶川大地震遇難同胞默哀。 新華社發

  上海大學一位教授證實説,"在被認為具有自我保護意識的年輕一代人中,當志願者也是很酷的。中國年輕人中有一種對理想主義的需求,由於他們絕對不可能把精力針對政府或用於政治,於是就投身到展現在他們面前的哪怕是很小的活動空間。這也是電視臺首次直播如此的人間苦難"。

  5月26日,北京宣武區康樂裏小學的同學在整理向災區小夥伴捐獻的圖書。當日,共青團北京市委、市少工委在北京宣武區康樂裏小學舉行“國旗下我們手拉手”活動,倡導全市少年兒童積極行動起來,力所能及地向災區小夥伴表達愛心。據介紹,截至目前,北京市少先隊員已為災區捐款約1500萬元,並有兩批愛心物資送往災區。 新華社記者羅曉光攝

  在奧運年且繼西藏事件後,發生了這樣的災難,可它也激發了全國人民的感情。此外,團結一致的浪潮席捲了各個階層的民眾,人們捐贈熱情高漲。

  企業和政府部門的職員常常要簽名捐款。部落格日記將捐贈的大公司進行排名,當一家有實力的集團表現得不那麼慷慨時,就會引來諸多評論。

  各大電子和電信集團都建立起一些機制,目的在於為政府或紅十字會管理的捐贈款項提供便利條件。

編輯:王曉燕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