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媒體:救災,中國人空前大團結 展現出高度文明

時間:2008-05-25 01:02   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消息 近日,多家海外媒體積極評價中國的救災工作,德國《時代》週報文章説,中國社會在救災過程中顯示出了高度的文明。沒有搶劫,只有隨處可見的助人為樂。

  德國《時代》週報5月22日發表文章,中國領導人和媒體在這次汶川大地震救災中的表現引人關注。

  在5月19日,中國為地震罹難者舉行了全國性哀悼。這是新中國歷史上第一次為非已故領導人設立的哀悼日。

  自地震發生以來,中國媒體的報道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開放,國家運作之好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如果把政治領導人的身體力行作為衡量的標準,那麼,北京的反應速度要比東京和華盛頓迄今為止在發生類似災難時的反應速度要快得多。地震發生兩個半小時後,溫家寶總理就已經在飛往受災嚴重的城市都江堰的途中。

  在中國,每個人都知道,外國也提供了援助……此前中國還從未在遭受重大自然災害時允許過外國救援人員入境。而這一次,外國人卻突然到處受到歡迎。

  中國社會在救災過程中顯示出了高度的文明。沒有搶劫,只有隨處可見的助人為樂。

“中國人民站起來”

  法國《解放報》5月22日發表文章,題目是:“中國人民站起來”

  在舉國上下群情激昂的感召下,數千名中國志願者奔向遭受地震災害的四川,他們當中有請假的職員,有大學生,還有教師。在共産黨的親切目光注視下,所有人都動員起來。

  5月12日大地震發生後,一輛輛挂著五顏六色標語的卡車從全國各地開往四川。在倒塌的房屋上,共産黨員打出鼓舞士氣的橫幅。都江堰的一條橫幅上寫著:“困難是暫時的,勝利屬於我們!”

  從第一天起,就有數千輛計程車主動提出運送傷員,還有很多從來沒有離開過柏油馬路的嶄新的四輪驅動越野車,都開到了受損嚴重的路面上。這裡的道路已經被軍車和救護車堵得滿滿的。所以地方政府不得不設置了路障,對志願者進行篩選。只有有經驗的志願者才能被放行。一位為成都紅十字會工作、已經堅持了三天三夜的大學生説:“大家都想幫國家。”

  每天都有近千名志願者到來,他們主要負責搬運和發放個人及單位送來的食品。學新聞的女大學生劉潔(音)只有18歲。她説:“中國人民站起來了,能夠戰勝困難。這是中國人的一個特點,全世界都在看著我們……”她為自己的國家和政府感到驕傲,相信政府能夠“重建家園”。

中國人空前大團結

  香港《南華早報》網站5月23日文章,題目為:“中國重新確立在世界的地位”

  這場四川汶川大地震摧毀了城鎮和村莊,導致上萬人喪生。在這段痛苦時期,13億中國人民空前緊密地團結在中國政府的領導下。在海外的中國人和全世界善良的人們的支援下,我們依然屹立東方而且大踏步地前進。

  中國人從來沒有像今天這麼自豪。事實上,作為一個民族,我們不曾這樣驕傲過。今天,我們可以正視任何人,並且充滿自信地宣佈:你和我是平等的。

  中國人民解放軍震驚了全世界:三個月內成功實施了兩場大規模救援活動,在以小時而不是天數計算的時間裏成功組織了有史以來最大的空運活動。

  路透社5月22日報道在中國西南地區發生地震後僅20分鐘之內,中國人民解放軍就啟動了應急反應機制,並開始集合部隊。

  在幾小時之內,溫家寶總理登上飛機趕赴四川災區指導救災工作。

  在一天之內,通往災區城鎮和鄉村的道路就開始被運送水、食品、帳篷和志願者的卡車和大轎車擠得水泄不通。

  中國對當代最嚴重的自然災害作出的最初反應迅速而廣泛,且規模空前。

  艾伯塔大學政治學家蔣文然(音)表示:“我認為毫不誇張地説,這可能是有史以來在和平年代一個國家的政府對大型自然災害作出的最為迅速而有效的反應。”

  分析人士指出,中國領導層展開大規模救援行動的魄力贏得了前所未有的支援和同情。

“我要入黨”

  美國麥克拉奇報業集團網站5月20日報道,當四川發生地震的時候,身為醫生的謝守菊和丈夫唐雄都沒有辦法照顧傷患者了,因為他們被困在廢墟下。

  這對醫生夫妻被埋在居住的公寓樓的瓦礫下———妻子被埋了3天,丈夫則被埋了6天。

  5月15日中午剛過,來自海南的消防員搬開磚瓦救出身為婦産科醫生的謝守菊。而救援人員卻沒能把她的丈夫———一名內科大夫———從層層瓦礫中救出來。

  只受了點輕傷的謝守菊馬上投入到救援工作中,向其他受傷的人提供幫助。她還不時的回到自己家的廢墟旁,鼓勵自己的丈夫。

  幾天后,救援人員才搬開瓦礫見到唐雄,並最終在1 8日9時10分,移開壓住唐雄腳上的水泥塊解救了他。

  在被埋139小時獲救後,唐雄提出了一個願望。他説:“我要入黨。”

編輯:李傑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