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5月23日電(記者 于長洪 唐璐 葛素表)“中國需要330萬頂帳篷”“胡錦濤在浙江督促帳篷生産”“‘帳篷城’標誌中國救災努力卓有成效”“中國‘帳篷城市’成為地震雜亂中的綠洲”……在關注四川汶川大地震災區群眾如何妥善安置時,“帳篷”成為多家外媒的一個重要“聚焦點”。
儘管從廢墟中救出了83988人,汶川地震還是奪去了5萬多人的生命,同時造成了近600萬間房屋被嚴重損壞,數百萬人無家可歸。早點把帳篷送到震區,就會有更多的人得到不用露宿街頭的“溫暖”。
法新社在較早對“帳篷”的報道中説,“中國迅速在空曠的地方搭建了許多帳篷,陸續有人住進來”。新加坡《聯合早報》則留意到中國最高決策機構的承諾,即保證災區群眾“有飯吃,有衣穿,有乾淨水喝,有安全住處”。
目前能夠提供安全住處的快捷方式——“帳篷”確已成為中國救災的頭等大事。截至22日12時,中國向災區調運的救災帳篷共計40.334萬頂,但這個數字還遠遠不夠,災區對帳篷需要的缺口還很大。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秦剛向國際社會呼籲,我們需要330萬頂帳篷”,美聯社在23日的報道中説,“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在浙江考察了兩家製造帳篷的公司,他敦促工人加快生産帳篷,以幫助他們那些受災的同胞兄弟”。
在中國,為災區盡可能多、盡可能快、盡可能好地提供帳篷的“衝刺賽”正在全力進行。細心的外媒發現,這些帳篷大多采用鋼架結構,有的帳篷還根據四川地區多雨的特點,增加了防風、防雨、防蚊蟲的功能。
《華盛頓郵報》、路透社等外媒形象地將帳篷數量較多的受災群眾安置點稱為“帳篷城市”,並力圖走進“帳篷生活”。《華盛頓郵報》以“不一致中的有序”為題這樣報道綿陽的“帳篷城市”:位於九洲體育館階梯下的一個帳篷城市“似乎是自動運作的,是地震雜亂中的綠洲”,雖然他們“睡在跑步機上,睡在拳擊場上,睡在挂在新種的小樹苗上的塑膠防水佈下”,但是他們“禮貌、耐心、有秩序,排隊得到食物與毛毯”,“很多人淡然面對自己的不幸”,甚至有人“為自己抱怨損失的行為道歉”。
“在什邡,各種紅色、白色、藍色的帳篷綿延幾公里,在悲痛和雜亂中卻逐漸傳來正常生活的氣息。”《華盛頓郵報》注意到,“有穿制服的警察在巡邏,但數量很少,居民們説他們沒有盜竊、犯罪或者堵廁所的投訴”“有些人穿著別人捐贈的衣服,在水桶裏洗內衣。”
“兩百頂藍色的帳篷建在一片開闊地上,中間一些印有‘人民政府’、‘醫療點’、‘保安部’等字樣,兩頂大帳篷前不斷有補給卡車進出,送來瓶裝水、餅乾、南瓜和菜花”,路透社記者在走訪震區帳篷城後,發出了“中國救災努力卓有成效”的由衷評價。
“帳篷”確已成為中國災民安置快速有序的一個縮影。
“在一個月內生産90萬頂帳篷”,新加坡《聯合早報》在報道中國政府的“帳篷”生産計劃時不僅關注了“帳篷”的數量,而且加入了“胡錦濤要求企業開足馬力生産帳篷的同時,也要保證産品的品質”的敘述。
而“200多名孩子在‘帳篷學校’裏高唱國歌”則引起美聯社等的注意,“在大片廢墟上,臨時教室是最早建立起來的建築”,“官方努力將來自同一所學校的孩子們集中在一起”,在“帳篷”裏上課的孩子們也逐漸找到“回歸正常”的感覺。為了不讓地震在孩子們心裏留下陰影,老師告訴孩子“只是在延長的假期搬到另一個地方”。
災難使人奮起。儘管目前所需的帳篷全部到位還需時日,但“帳篷”裏的人正在相互鼓勵著努力尋找正常生活的感覺,正如美聯社在“帳篷城市”的一個牌子上發現的一句話,“説出你的需要和感受,並鼓勵其他人。不要壓抑你的感受……或者焦慮不安。給你自己一些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