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難時,國還原為家。”這是一位友人通過電子郵件傳來的一句話。抗震救災的實踐,深刻而生動地詮釋了這句話的含義。
一場突如其來的大地震,喚起了隱伏於人們內心深處的崇高情感。面對一片又一片的廢墟,面對死亡、受傷、失蹤和被埋的同胞,面對失去父母的孤兒和失去子女的父母,人們一下子成熟了,清醒了——國和家原來是如此融為一體的:國有大難,家無所存。“沒有國哪有家”?這個道理講上一百年、重復一千遍,也不如一次災難更能説服人。人們放棄了對瑣事的計較,忘記了人際關係中的種種矛盾,慷慨地向災區同胞伸出援手,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有車的出車,血庫前排起了長隊,更有人背起行囊奔赴災區自發投入抗震救災的戰鬥……
中華民族是一個血脈相通的生命共同體,是一個溫暖的大家庭,平常人們對此不怎麼覺得;但危難時刻,緊要關頭,“國”還原為“家”,顯出了濃重的底色。在這樣的時候,在這樣的氛圍裏,捐贈與扶助、慈悲與關懷,成為一種心甘情願、自然而然的行動。
災難之所以能夠讓人心凝聚起來,一個重要原因在於它以無比巨大的威力和極其殘酷的代價讓我們感受到了自己的渺小。在嚴酷的大自然面前,我們別無選擇,必須相互扶助,相濡以沫,以國為家,凝聚力量。
筆者沒有去過汶川、北川,和那裏的群眾素昧平生,但我們深深地知道,他們是我們的骨肉同胞、兄弟姊妹、父老鄉親,他們的安危牽動著我們的心。看著那目不忍睹的慘烈現場和一排排死難同胞的遺體,我們的眼淚滾滾而落,看著那些失去親人的同胞撕心裂肺的痛哭,我們的心也為之顫抖。
在一片片殘垣斷壁之中,在一堆堆瓦礫廢墟之中,救援人員艱苦卓絕的搜尋,部隊官兵奮不顧身的搶險,醫護人員緊張有序的忙碌,機器的轟鳴,物資的調撥,死傷的悲痛,得救的喜悅,這一切交織在一起,是如此的悲壯和感人。一位美國網友看到中國災情的報道後,留言道:“沒有混亂,沒有抱怨,只有在毀滅性災難發生之時人和人的互助。”地震發生時正在青城山的一位秘魯遊客,用錄影機拍下了當時的情景,讓他感動的,也是鏡頭中的“人和人的互助”。這種人性的光輝,足以為苦難的災區、偉大的祖國織起一片蔚藍而溫暖的天空。
中華民族遭受的苦難實在是太多了。惟其如此,我們這個從大風大浪中走來的五千年曆史之民族,才不會屈服於任何災難,不會被任何艱難困苦所壓倒。這是一種內在的生命力量,相延不泯,綿延不絕,讓中華民族行走五千年,歷經艱難曲折而隊伍不散。
1923年,李大釗在《艱難的國運和雄健的國民》一文中説:“歷史的道路,不全是坦平的,有時走到艱難險阻的境界,這是全靠雄健的精神才能衝過去的。……我們的揚子江、黃河,可以代表我們的民族精神,揚子江及黃河遇見沙漠、遇見山峽都是浩浩蕩蕩地往前過去,以成其濁流滾滾、一瀉萬里的魄勢。”
祈願我們的祖國,經歷了災難洗禮的祖國,能夠像長江黃河那樣,以雄健的精神和不可阻擋的氣勢,奔流向前,走向未來!(林治波 作者為人民日報高級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