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災之後無大疫”,是在嚴重自然災害出現後人們的期望。近年來一些國家發生自然災害後的情況表明,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對於可能出現的各類災後疫情,人類已掌握了防控手段,只要政府與民眾通力配合,高度重視、措施得力,就可以構築起災後防疫堅實的“防波堤”。
大災之後防止疫情,在地震、洪水等災害發生後有著很強的針對性。災難中房屋倒塌、人員和牲畜家禽大量死亡,往往容易引起疫病流行。大的自然災害過後可能出現的疾病主要是水源性疾病,特別是腸道疾病等,也有呼吸道疾病以及蟲媒疾病,還有一些人畜共患疾病。
在古代,大災之後常有重大疫情,原因主要是醫療衛生知識和防控手段極其有限。19世紀開始人類發展了免疫學,特別是近一個世紀以來多種疫苗和抗生素研製成功,為人類與病魔鬥爭提供了強有力的武器,人類防控傳染病的能力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水準。這些進步使20世紀末葉以來人類在各種大災之後的重大疫情暴發越來越少。
在四川汶川大地震之後,世界衛生組織西太平洋地區辦公室的專家派希甘説,災後10天至30天暴發傳染病疫情的風險最大。世衛組織認為,自然災害並不會給災區帶來此前並不存在的疾病,此外,災後儘管零星病例的發病率升高的風險依然存在,但是傳染病大規模流行的情況一般不會出現。
衛生專家指出,地震後疾病流行的危險因素主要是水源污染和水衛生設施受到破壞、兒童接種疫苗等公共衛生服務中斷、對蚊子和嚙齒動物等病媒生物的常規控制中斷等,只要注意保持飲水安全、加強疾病監控系統、強化公共衛生措施,就能預防和控制易流行疾病的傳播。
近年來一些自然災害發生後的情況也説明,只要對衛生防疫加以重視,措施及時得力,大災之後的疫病可以控制。2004年年底的印度洋海嘯發生後,受災各國無一例外地面臨疫情暴發的威脅,有些地方還報告有零星的痢疾、麻疹和瘧疾等病例,但是由於救災工作從一開始就高度重視防疫,反應迅速,這些病例都沒有發展成傳染病疫情。
不過,災害對於人群健康的威脅具有一定的持續性和滯後性,衛生防疫絲毫不能掉以輕心,稍有鬆懈或遲滯就可能帶來惡果。此外,對於受災民眾,除了要特別注意個人衛生之外,積極配合防疫工作才能防範疫情。
災後防疫,為的是人的生命安全與健康。國際上的經驗和教訓都表明,人們既不應對可能的疾病産生恐慌,也不能麻痹大意,只要及時派遣足夠的防疫人員、採取適當的防控措施,加上民眾的合作與理解以及衛生知識的普及,就可以構築起一道堅實的“防波堤”。(新華社記者楊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