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中國安置災民反應迅速

時間:2008-05-22 14:52   來源:--新華網

  據法新社21日報道,中國週三宣佈,它將撥款130多億美元用於上週四川汶川大地震的救援和重建工作,並將中央國家機關今年的公用經費支出比預算減少5%,以騰出資金用於這項工作。

  5月22日,在安縣永安鎮安置點的帳篷裏,14歲的馬啟林正在看書。

  目前,綿陽受災群眾的生活得到了較好的安置,一些孩子開始在安置點讀書,大家正以一種樂觀的心態,重拾生活的信心。 新華社記者 葉鋒攝

  政府説,在由溫家寶主持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政府下令撥款250億元人民幣用於救援行動,700億元用於重建。

  政府網站援引溫家寶的講話説,我們有決心、有信心、有能力克服一切艱難險阻。

  據美聯社20日報道,中國今天在努力應對地震災害帶來的下一項艱巨任務:如何為500萬無家可歸者提供庇護所。

  災區建起了一座座帳篷城,給生活被地震徹底打亂的人們提供些許穩定,以及食物和醫療護理。

  政府今天緊急呼籲為災區提供帳篷,並接受了第一批外國醫療隊和流動醫院來協助醫療救援工作,與此同時有些海外搜救專家撤出災區。

  這顯示出中國在應對這場30年來的最大災難時重點有所改變:從緊急救援狀態轉向災後恢復———對許多人來説,這將是漫長的困難時期。

  

  5月21日,直升機降落在成都鳳凰山機場,武警官兵將傷員抬出。新華社記者 王建民攝

  據美國《亞洲華爾街日報》5月21日報道,中國安置災民反應迅速。

  在中國發生幾十年來最嚴重的自然災害後的第八天,從廢墟中救出生還者的任務迅速被同樣艱巨的挑戰所取代:對數百萬倖存者的救援行動。

  上週四川汶川大地震已造成世界近代最大的災民危機。估計現在有500萬無家可歸者。

  為解決無家可歸問題,中國正在使用奪取經濟奇跡的標誌性戰略:低成本、快速生産以及政府參與推動。

  在都江堰,搭建460美元一套的簡易房是近期解決住房問題的答案。

  都江堰為2000多戶受災者修建的簡易房將在不到兩周內完工。這種住房每間有15平方米,前後有窗,通電,每棟住房還有公共廚房和洗浴設施。通常情況下這種簡易房是給建築工人使用的。

  安置災民的努力令部分海外人士印象深刻。美國退役海軍陸戰隊上將詹姆斯瓊斯週二在北京説:“很有組織和秩序。”

  據路透社21日報道,數千次余震以及更多降雨的預報給試圖運送救災物資和為數百萬人提供住所的軍隊、政府和個人志願者的行動增加了難度。

  官員説,總共需要300萬頂帳篷來容納在5月12日四川大地震後無家可歸的民眾。

  國家媒體説,溫家寶總理下令在6月30日之前為地震災區提供25萬套臨時房屋,在3個月內共提供100萬套。

  當地媒體説,在北川,由於地震造成的破壞如此巨大,政府正在考慮放棄縣城原址在其他地方進行重建,被摧毀的縣城將作為紀念。

  據法新社21日報道,今天中國政府迅速給上周地震造成的500萬無家可歸者運送帳篷和其他基本物資,同時政府擔心一旦疫病爆發,將奪去更多生命。

  在救助無家可歸者的戰役中,中國非常開放,來自烏克蘭、俄羅斯、美國和新加坡等各個國家的飛機滿載救援物資飛抵中國西南災區。

  中國媒體報道説,沙烏地阿拉伯向中國運送了超過8.5萬頂帳篷和50萬條毛毯,捐助現金額也最高,達5000萬美元。

編輯:高斯斯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