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日報》:天災,是打不倒中國人民的!

時間:2008-05-20 17:23   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消息:《澳門日報》5月19日發表文章,題目是“全民救災捐善款感同身受 豈旁觀漫漫長路有終點 撫平傷痛建家園”,文章摘要如下。

  

  5月20日,學生們在課堂上踴躍舉手發言。 當日,四川綿陽災區九洲帳篷學校在綿陽地區最大的災民安置點──九洲體育館內正式開課。學校目前吸收了北川及安縣等地的小學至初中年級學生共計2485名,澳門企業為學校捐贈了價值70萬元的教學帳篷,綿陽外國語學校和綿陽中學300多位老師將擔任帳篷學校的臨時教師。 新華社記者 裴鑫 攝

  地震無情,奪去內地數以萬計同胞生命,萬千家庭破碎,看到電視滿目瘡痍,死傷枕藉的畫面,不禁黯然神傷,感同身受,相信所有澳人同樣傷感,甚至淚水盈眶,皆因彼此流的是炎黃子孫血,豈可袖手旁觀。 

  同胞身陷困境,澳人能做些什麼?捐款支援便是最直接途徑。連日來,各界紛紛捐款賑災,忘我奔波,體現血濃于水的手足之情。

  澳人向有互助互愛精神,一家有事,萬家幫忙,成優良傳統。今日澳人安居樂業,與祖國長期關顧分不開。飲水思源,澳人不會忘記祖國恩情,身在福中永知福。此番同胞有難,早已第一時間投入捐款救災中,盡顯愛國心、骨肉情。 

  

  5月19日,澳門特區行政長官何厚鏵(右二)、中央政府駐澳聯絡辦公室副主任李本鈞(右三)、中國國民黨中常委曾永權(右一)、香港特區立法會主席范徐麗泰(左三)在出席一項公開活動時為汶川大地震中的遇難同胞誌哀。 當日,澳門特區各重要場所包括:中央駐澳聯絡辦公室、外交部駐澳特派員公署、解放軍駐澳部隊軍營、澳門特區政府總部、金蓮花廣場等主要地點,下半旗向汶川大地震中的遇難同胞誌哀。 新華社記者劉衛國攝

  正如我們的人民好總理溫家寶接受香港傳媒訪問時所言,“山可以移動,但動搖不了中國人民抗震救災的決心;水可以阻斷,但阻斷不了內地同胞和香港同胞的同胞之情。無論何種方式的支援和幫助,我都表示謝意,我們一定能戰勝這場特大自然災害。” 

  港澳一家,溫總理感人話語,同樣是感謝澳門同胞的支援。 

  地震難以準確預計,上天給予人們困難時,同時也激發人們的凝聚力,全國人民、港澳臺同胞及全球華人大團結,抗震救災,眾志成城便是好例子,儘管天災命運不能掌握在自己手中,但絕不能放棄。路再長也有終點,夜再黑也有盡頭,只要在困境中不要絕望,往往在暗處會流出生命之泉。 

  

  5月18日,工作人員在裝運送往四川地震災區的救災物資。當日,一架載運澳門首批援助四川地震災區救災物資的專機從澳門國際機場起飛。 新華社記者 劉衛國 攝

  相信災區人民定會化悲痛為力量,堅強活下去,重建家園,永不放棄,以告慰死難者。

  或許港澳生活壓力大,有人常怨工作辛苦,近日看到胡主席、溫總理身先士卒,不辭勞苦,披星戴月指揮救災,鼓勵災民面對困境,以及解放軍、武警、消防、醫護人員日以繼夜,奮不顧身搶救被埋者的動人場面,我們那種自怨自艾的辛苦根本微不足道。 

  

  5月19日14時28分,澳門市民冒雨在議事廳前向汶川大地震遇難同胞默哀。 新華社記者 劉衛國攝

  命運壓不垮人,應該使人堅強起來,被埋者求生志堅,力爭最後一刻逃出生天,對於現代社會那些脆弱者動輒求死,應是一個很好的啟示。生命珍貴,無論有任何困難都應勇於面對,幸福非天降,須努力爭取。熱愛國家,貢獻社會,更是做人應有本份!

  天災,是打不倒中國人民的!

  

  5月19日,澳門市販互動會在街頭設攤義賣,為四川汶川大地震災區募捐。澳門市販互動會從5月18日開始將義賣4天。 新華社記者王敬中攝

編輯:高大林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