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人”邱綿山:災情就是命令 時間就是生命

時間:2008-08-05 15:35   來源:人民日報

  邱綿山是四川德陽市紅十字會副會長。汶川地震發生時,他的第一反應就是:快!災情就是命令,時間就是生命。震後不到一小時,他對工作人員做了分工,自己則帶著一名工作人員,坐上一輛用了19年、快報廢的車輛趕到了什邡市緊急救治點。地震當晚,大雨傾盆,他又趕到什邡廣場,加入到搭建遮雨篷的隊伍中,一幹就是一個通宵。

  5月13日一早,上級紅十字會調撥的帳篷運抵德陽,邱綿山用最快的速度從什邡趕回,親自將帳篷分發到各地的醫療救治點。17時左右,得知有4卡車的食品、藥品等急用品從成都運抵,他迅速組織卸貨搬運至14日淩晨3時。貨還未下完,他又趕到成都空港貨運站接收從深圳專機運送來的168萬元的救災物資,當晚又分別運送到綿竹、什邡兩個重災區。

  回到德陽,來自全國各地的救災物資、資金源源不斷地涌入紅十字會,邱綿山採取“不下車、不停留、不滯留,來一車轉運一車”的辦法,以最快的方式將物資轉運受災地區。這時,他已三天三夜未合眼了。電話總是響個不停,一個電話還未接完,另一個電話又打進來了,問物資到了怎麼走,問需要什麼急需品,問這些物資發往何處……不停地接電話,不停地回答,不停地感謝,就這樣連續20天,老邱沒有睡過一個踏實覺。

  5月17日晚,有402頂帳篷到達德陽,援助方指定其中的30頂必須安裝在綿竹漢旺兩所醫院,因為説明書為英文版,邱綿山當即帶著兩名志願者翻譯和3輛物資車將帳篷運送到綿竹,連夜將30頂帳篷在指定的兩所醫院安裝完畢。上午10時援助方來到兩所醫院時,看到帳篷已住上了病人,驚訝地説:“你們的效率太高了!”

  從5月12日到7月18日,他帶著僅有的4名紅十字工作人員累計接收價值1.6億元的救災物資791批次、103.6萬件;接收救災資金0.77億元;99%的救災物資按程式在第一時間發放到受災地區。

  邱綿山在綿竹老家的三兄妹房屋全部倒塌,他顧不及探望;女兒參加高考,他顧不及叮嚀。這一切,讓他很內疚,但是家人、妻兒的理解,又讓他感到一絲寬慰。兩個多月來,他每晚就住在辦公室樓下的汽車裏,休息時始終把手機握在手上。人瘦了、頭髮白了、皮膚黑了,而同事們則笑稱他是一個“手機不離耳,背包不離身”的“鐵人” 。

編輯:王曉燕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