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人”楊三忠:哪怕再苦再累,我都願意

時間:2008-08-05 15:34   來源:人民日報

  中國紅十字會志願者楊三忠,一位普通的四川籍在京工作人員。5月12日,空前的災難降臨到他的家鄉,地動山搖,房屋倒塌,他在首都從電視上看到了家鄉一幕幕的慘狀,趕赴災區投入救援的想法立即涌上心頭。

  經過20多個小時的奔波,楊三忠終於趕回都江堰,並在一所學校的操場上找到了母親和家人,這時他才知道家裏的房屋全部垮塌,睡午覺的父親再也沒能出來。他向著家的方向跪了下來,磕了一個頭:“對不起爸爸,兒子來晚了!”

  來不及安慰驚魂未定的女兒,照顧體弱多病的母親,楊三忠便奔至都江堰市抗震指揮部,他要當志願者,“我的小家已經不全了,我要讓我們的大家儘量完整一點!” 楊三忠含著眼淚説。按照指揮部的安排,他迅速協調各個部門,幫助4所軍區野戰醫院在4個大型安置點搭建成功。

  此後,楊三忠參加了中德紅十字會醫院的工作,這所野戰醫院佔地4500平方米,所有建材、醫療器械、耗材包括西藥袋、垃圾袋都是從德國空運過來的。由於地震以後城區房屋無法入住,城外空地雜草叢生,選址成了很大的問題,最後在他的多方協調和當地政府支援下,在天府大道的末段選好了地址。他與德國專家以及來自全國各地的志願者一起,頂烈日,披風雨,連續工作52個小時,把這個中國唯一的國際紅十字野戰醫院建成並正常運轉,為災區人民辦了一件大實事。

  德國專家説,他們參與了世界包括印尼、斯里蘭卡等10個國家的野戰醫院建設,但是在中國四川省都江堰市創造了一個紀錄:52個小時,把48卡車共69噸貨物卸下、安裝直至醫院正常運作開始接治病員。他們説,中國人創造了奇跡,楊三忠是一個把不可能變成可能的人。

  從選址到規劃,從通水通電到帳篷搭建,從設備安裝到人員培訓,40多個日日夜夜裏,他餓了吃口乾糧,渴了喝口涼水,睏了在路邊帳篷裏蜷一下,身上T恤幹了又濕,濕了又幹……

  當看到一個個病患者從這裡平安出院回家與親人團聚,楊三忠感到所有的辛苦都是值得的。“只要我的付出能幫助災區的傷病員儘快恢復健康,重拾生活的信心和希望,能帶動更多的人去關心幫助災區的老鄉們,哪怕再苦再累,我都願意!” 楊三忠説。

編輯:王曉燕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