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川中學:師生共掘生命路

時間:2008-06-09 11:00   來源:人民日報

  迎著早晨的陽光,一群群洋溢著青春活力的男女中學生,身穿印有中國地圖或“紅色心臟”圖案的白色T恤衫,走出一排排帳篷,走進他們的新課堂……

  6月3日,當記者在綿陽市長虹培訓中心大院裏看到北川中學這些可愛的學生,心裏倏地一熱,眼淚又止不住流出來。從那一張張笑臉上,再也看不到那天的泥土和血跡。20天前的那個上午,記者為他們掉過很多的淚,那是悲痛的淚水。北川中學舊校址那片廢墟,北川中學師生們用雙手開掘生命通道的壯舉,永遠定格在歷史的天空,永遠銘刻在記者心底。

  大災難敲響急救的鐘聲

  北川中學是全國唯一羌族自治縣的唯一的完全中學。學校共有47個教學班,197名教職工,2793名學生。這是一座美麗而祥和的校園,悅耳的鐘聲在這裡悠然回蕩。

  可有誰料到,5月12日的那個瞬間,大地強烈震顫,大山腳下的北川中學轟然一聲巨響,兩幢五層高的教學樓頃刻間坍塌和沉陷,1000多名師生被埋入廢墟。

  北川中學,前所未有的災難、前所未有的壯舉,同時發生在這個歷史的瞬間。

  正在給高三同學上課的北川中學黨支部書記張定文老師,馬上指揮學生疏散,當所有的同學都撤離了危樓,張書記又在余震的抖動中,到高三每個教室看了一遍,才離開。

  北川中學校長劉亞春地震時正在食堂召開後勤工作會議。他跌跌撞撞跑出來,很快和張書記會了面。他們首先安排老師到市縣去報信,接著成立了抗震自救小組,進行了分工。

  大營救迅速有序展開。

  從投入搶險到撤離險區,劉校長一直在奔波。他顧不上被埋在廢墟中的兒子和生死未卜的妻子。由於錯過了最佳的救援時間,他上高一的兒子永遠閉上了雙眼,接著,妻子的噩耗又傳來。撤離險區前,這個個子矮小、鐵骨錚錚的漢子在兒子被埋的廢墟前佇立,深陷的眼窩顯得憔悴,滿布血絲的眼睛透著堅毅的目光。

  年近50的張校長已經頭髮花白,他帶領黨員老師一次又一次地衝向廢墟,鮮血染紅了他的雙肩,而此時他的妻子被困在廢墟中……

  從廢墟中艱難爬出來的馬校長,馬上組織高三學生分組投入搶救和運輸傷員。

  正是因為這種及時有序的營救,才使得許多師生在第一時間得到救助,減少了人員的傷亡。在震後9個小時內,生還的師生硬是用自己的雙手,從廢墟中扒出200多個被困的生命。

  把生的希望留給學生

  把生的希望留給學生,用生命護衛花朵,用行動捍衛師德。

  張家春,一名優秀的物理教師,大傢俬下稱他為“帥哥老師”。當災難來臨時,他馬上喊道:“同學們,快跑,快,快出教室!”這是第一層樓的第一間教室,張老師的位置是逃生的有利地勢,但他毅然退到講臺後面。學生陳涵跌倒了、傅麗穎被嚇呆了,張老師拉起他們,一個個往外推。當教室門承受不了壓力要倒的時候,他毅然用雙肩死死地托住門框,用血肉之軀,為學生打開了生之大門。一個又一個學生從他的臂下穿過。隨著一聲悶響,這位年僅30歲的羌族老師,被無情的廢墟吞沒了。

  李佳萍,她本可以第一個衝出教室,但她把生的機會讓給學生。她在疏散了30多個學生以後,卻和另幾個學生被壓在水泥板下。在狹小、黑暗的空間裏,李老師忍住劇痛,和孩子們拉家常,講故事。三天三夜後孩子們全部獲救了,而親愛的李老師,卻永遠離開了他們。她的一位學生説:“李老師,您在天堂一路走好,來生我們還做您的學生。”

  像張家春、李佳萍這樣的老師還有很多:不顧妻兒安危,尋找學生的宋波、劉寧老師;不斷地到搖搖欲墜的三樓背傷員的杜才盛老師;自己身負重傷,還不停呼喊、安撫傷員的蔣賢平老師;用身軀將門用力頂住,同學在他指揮下順利地逃生,可自己卻被埋在了深深的廢墟之中的曾長友老師……

  在地震中,有40位北川中學老師遇難,有18位老師放棄了在第一時間去挽救他們就在本校讀書的子女!在災難降臨的那一刻,他們把生的希望留給學生,把死的危險留給自己。地震中遇難的張米亞老師曾經説過:“摘下我的翅膀,送給你飛翔。”這也是所有老師在災難來臨那一刻的選擇。

  《人民日報》 ( 2008-06-09 第06版/記者 劉裕國)

編輯:李傑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