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天,都在感受堅強

時間:2008-05-31 22:34   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成都5月31日電 (新華社記者鄒陳東)5月12日14時28分,汶川發生8級地震,遠在上海,沒有絲毫的感覺。

  在高樓上班的朋友來電,問感受到晃動沒有,才通過網路知道:四川汶川發生了強烈地震。

  給四川的家人打不通電話,心裏有些慌。看見地震發生後兩小時,溫家寶總理就出發前往災區,知道情況一定嚴重。聯繫上父母,他們説:“活了60多歲,第一次遇到這樣強烈的地震。”

  其後連續的新聞報道,讓曾經是軍人的自己有奔赴戰場的衝動。

  但單位沒有安排,只能在電視、廣播、報紙、網路了解災區發生的一切。

  每一天,地震的災後慘烈狀況,自己的心靈都在震撼:為多救一個人而下跪的戰士;頂著滾石、泥石流的威脅帶隊搶險的將軍;讓搶救人員先救別人的中學生;剛被搶救出來就向救援官兵行禮的少先隊員……

  在“愛的奉獻”大型募捐活動上,廢墟中被救的中學生白靈與失散的父親聯繫上,在電話裏告訴父親:“你要去當志願者,也要去幫助別人!”那一刻,從不流淚的我早已潸然落淚:被救出的學生都沒有忘記要去幫助別人,多堅強的老鄉!

  震後第十天,去北京出差知道新華社正在組織第二批記者赴災區採訪,曾經是軍人的優勢使自己成了新華社抗震救災報道組成員。

  災區採訪的每一天都在感動,每一天更強烈地感受著災區人都有的那份堅強。

  雖然8級地震過去了半個多月了,但余震依舊不斷,到達第三天就遇到了最強烈的余震:總社領導正在與我們連線研究抗震救災的報道,從晃動的鏡頭裏,社領導知道四川又發生了余震,提醒説:“前方的同志趕緊避一避!會議情況用文字再告訴你們。”但以吳錦才為首的前方指揮部的所有人員都沒有離開視屏會議現場。隨即,四川分社發出了第一條快訊:發生8級地震後的最強余震,成都有明顯震感。

  事後得知是6.4級的余震,新華社的快訊比外國通訊社快了幾分鐘。一直連續在災區奮戰的四川分社副總編蔣作平説:“震習慣了,即使真的震塌了,咱們也把稿發出去了。”

  其實每天都有餘震,只不過感覺強烈與否而已。看見有關部門的數據嚇了一跳:截至30日12時,共記錄到余震9304次。問別的同志,都説有些感覺,但光忙著採訪,無心他顧。

  我和記者田立民一起去採訪位於都江堰的岷江水電股份有限公司,由於高速公路讓給搶險救災運輸物資的車輛,所以我們繞行了很大一圈,到都江堰已經是中午了。考慮到公司正在救災,我們決定在外面吃過飯再去。這可不打緊,一轉40多分鐘,飯店沒找到開門的不説,連超市都沒有開的。終於找到一家個人小超市,説要把東西都送給救災部隊去,得知我們是採訪的記者,老闆連錢都不收要把餅乾送給我們,來回推了幾次才象徵性地收了錢。問他今後怎麼辦?他説先考慮救災。

  還是在都江堰,在都江堰市就業局專為受災群眾服務的專場招聘會上,採訪到正在現場尋找合適工作崗位的受災群眾劉明麗,她明顯帶著砸傷的傷痕,儘管家人都平安無事,但她家的房屋已成危房,她打算早點找到工作以減輕家裏的經濟負擔。劉明麗説:“看到這麼多人在為自己的前途而努力,我對以後的生活更有信心了。這樣可以讓我們用自己的雙手重建家園。”

  要用雙手建設自己家園的何止一個劉明麗,來災區採訪,受朋友所托要把他們捐助的錢直接送到受災群眾手裏,但無論是在受災最重的汶川、北川,還是成都的安置受災群眾多一些的安置點,錢無論塞給大人還是小孩,都還是回到我手裏,最後代表朋友全部捐給了民政部門。受災群眾留給我印象最深的話就是:“謝謝你的幫助,有政府幫助,我們的生活會好起來的。”

  樸實的話語,我看到了他們的堅強:雖然家沒了,但一切都會過去,一切都會好起來。

  堅強而有尊嚴地活著,這就是災區所有人的形象。

編輯:李傑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