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
本網首頁  專題首頁  要 聞  活動聚焦  媒體報道  圖片報道  渝臺往來  投資重慶  話說重慶  話說三峽
 
 
記者手記:豐都在古老中蘊藏財富 創新中孕育輝煌
 
 
  來源:      日期:2007-05-09 17:02

 

  國際在線4月22日報道 早就聽說聞名遐爾的“鬼城”豐都,今天記者有幸跟隨“魅力新三峽——重慶庫區網上行”採訪報道團一行來到了這個充滿神秘色彩的古老城市。豐都,在我的心目中是既古老又年輕的城市,說它古老是因為它歷史悠久文化厚重,說它年輕是因為它在三峽工程蓄水後又進行了復建。這一老一新構成了豐都的城市性格,也構成了豐都人的特有氣質。
 
  今天的採訪中給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就是來自豐都縣宣傳處的兩位年輕人,他們銳意開拓的精神和腳踏實地的作風讓我看到了豐都明天的希望所在。從雪玉洞出來的路上,我和這兩位同齡人攀談了起來。他們告訴我,蓄水之前豐都的支柱產業是農業,但是在蓄水之後大部分耕地被水淹沒,農業的“霸主”地位受到動搖。為此,豐都人另辟蹊徑在工業上做起了文章,希望能開辟出一條工業興縣的道路。說到工業他們特別提到造紙,這將是豐都著力打造的拳頭產業之一。“造紙業是污染較為嚴重的工業,豐都有什麼措施克服它帶來的負面影響呢?”記者不無疑慮的問。看到我的擔心,兩個年輕人輕松的笑到“這個你放心,我們的企業必須是經過嚴格環保檢驗才能投產的,有污染的企業絕對不會在庫區出現。”

  說到三峽工程最值得關注的問題之一就是移民,這也是此次重慶行的目的所在,記者隨後和他們聊起了移民工作的一些具體細節。他們問記者這次到庫區來最大的感受是什麼,我說:“到庫區來最大的欣慰就是親眼目睹到了三峽移民的真實生產生活情況,看到他們的安居樂業,情緒高漲,自己得到很大的鼓舞。”兩位年輕人笑著對記者說,這些只是我看到的一部分,而三峽移民過程中所發生的故事還遠遠不止這些呢。江津是豐都移民的一個目的地之一,也是其中一位年輕人的家鄉,她告訴記者,那里一共接收了將近90戶,100多名豐都移民,現在這些移民各個安居樂業,生活的很好。她說:“政府為移民想得很周到,像戶口、就業、子女入學等這些移民最為關注的問題早在搬遷之初當地政府就為移民辦理好了相關手續,一旦移民搬遷過來,不存在任何後顧之憂”。“是這樣的,而且在移民過程中,基層幹部也是下了相當大的功夫。”另一個年輕人接著說“比如說吧,這個山上只住了一戶人家,但是為了搬遷工作的順利進行,很多基層幹部也會不辭勞苦的為他們講解移民政策,很多時候甚至在大山里一住就是幾天,直到使每家每戶的移民搬遷都順利完成。”聽到這里,記者感到了一股濃濃的人情味。是啊,三峽移民不僅僅是一項聲勢浩大的工程,不僅僅是一個世界級的難題,更是一次對幹部群眾思想水平的檢閱,他們舍小家顧大家的奉獻精神理應值得歌頌。

  最後,兩個年輕人問起記者對重慶的印象,記者笑著反問他們“那你們怎麼看重慶呢?”他們一臉堅定的對記者說:“我們相信重慶的明天必定十分美好。前一段,重慶市領導專門請人來為新重慶新三峽的發展進行策劃,這說明領導是有魄力和雄心的。豐都的很多領導同志也是主動帶頭加班加點的工作,為的就是把這里建設的更加美好。你想想看,有這樣的領導帶頭,我們有什麼理由不相信豐都的未來,重慶的未來會更好呢?像我們這樣的年輕人,都憋著勁為這里的發展大幹一場呢!”說到這,記者和他們都笑了。

  一天的採訪過後,記者深深的感到古城豐都文化源遠流長,新豐都更是活力四射,有這樣好的領導和青年基層幹部,豐都的明天必將燦爛輝煌。

 
編輯: system    
  查看/發表評論
 
中國臺灣網版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