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重慶頻道3月13日電(記者張桂林 張琴)三峽庫區所在的重慶市在直轄十周年之際宣布,三峽庫區城鎮移民的“零就業”家庭已被全面消除,而農村移民“零轉移就業”家庭可望在2007年6月前得以消除。
三峽工程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在建設世界上最大水電站的同時,中國政府也把搬遷安置好百萬移民作為這項工程的頭等大事。中國三峽工程建設委員會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06年三峽水電站主體大壩全線建成,三峽工程已搬遷移民120萬人。
重慶市全國人大代表調研組的一份調查表明,三峽庫區移民搬遷以後,在基礎設施、生活環境大幅度改善的同時,由失業導致的部分移民生活水平下降成為了困擾三峽庫區的一大難題。
為此,三峽庫區所在的重慶市在2006年提出了一項消除移民“零就業”家庭的計劃。重慶市移民局局長王顯剛解釋說:“消除‘零就業’家庭,就是要讓每個城鎮移民家庭,至少有一人擁有工作崗位,每個農村移民家庭,至少一人在非農產業實現就業。”
移民部門通過對三峽庫區移民家庭逐戶開展就業狀況調查,統計出家中無一人就業或轉移就業的城鄉移民8000余戶,涉及移民人口近3萬人。
為使百萬三峽移民能夠安穩致富,中國政府已累計投入544億元用于移民搬遷安置。同時還做出承諾,中央和地方財政今後5年將再投入550億元,用于解決移民安置和庫區產業空虛的問題,使三峽移民實現充分就業。中央和地方政府還出臺了一係列優惠政策,鼓勵三峽庫區發展產業,吸納移民就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