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涂井鄉友誼村的柑橘熟了 陳丹 攝
華龍網4月23日訊 (記者陳丹)今天上午,“魅力新三峽——重慶庫區網上行”採訪團到達中國柑橘之鄉忠縣,縣長劉貴忠指出,柑橘產業10年以來已取得長足發展,特別是對為三峽建設而遷出的農民穩定增收發揮了重要作用,柑橘已成為忠縣的“黃金果”。
22日,"魅力新三峽--重慶庫區網上行"採訪團一行走訪了忠縣涂井鄉友誼村移民開發高效生態農業示范區。劉貴忠在會見採訪團時,以"認識忠縣的三大名片之一"來形容當地的柑橘產業。他表示,忠縣自1997年引進美國原施格蘭柑橘產業化項目以來,依據自身資源優勢,在吸引外資的基礎上,積極引進國外的先進技術和理念,因地制宜,發展柑橘產業,走出了一條高效生態農業之路。
71歲的三峽移民毛永年抱著小孫子接受了記者們的採訪,說起移民後種植柑橘給他帶來的好處,老人抑制不住喜悅的告訴記者,現在比以前種植農作物收入增加了很多,4畝多地柑橘林年產量能達到1萬斤。友誼村黨支部副書記李宗仕也向記者表示,該村村民栽種柑橘後,收入有了很大提高,以移民馬宗生一家為例改種柑橘後全家年人均純收入增加了近5000元。
李宗仕向記者介紹,原來友誼村的農民種小麥,每畝只能收入250元左右,種上柑橘後,按全部由加工廠收購算,一畝能收入1800元。目前,除三峽建設集團來收購外,來自廣州的十幾位企業也來收購,友誼村的柑橘已經供不應求。記者問道,農民只種一種果樹,遇上市場供過于求的或者天災收成減少的情況,政府如何保證農民的利益?李宗仕談到,友誼村與三峽建設集團簽訂了10年的收購合同,並制定了0.65元的一斤保護價格,以此保證農民收入。同時,當地政府正在聯係大戶承包制度,即將果樹以一定價格承包給企業,企業付給農民果樹費,並承擔農民對果樹的護理費用,相當于果農為企業打工,這樣保障在災年農民也不至于沒有收入。目前,已有廣州的部分企業在商談承包果樹事宜。
此外,三峽建設集團和美國施格蘭在忠縣分別投資了新鮮果汁生產線,其中三峽建設集團的生產線有望年內開始生產,重慶人即將產自忠縣的新鮮果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