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ample | xHTML1.0

首頁 | 專題首頁 | 要聞播報 | 世博動態 | 臺灣與世博 | 世博時評 | 中國國家館 | 省市區聯合館 | 香港館 | 澳門館

臺灣館 | 國際參展 | 企業參展 | 最佳城市實踐區 | 志願者 | 展館風采 | 世博視頻 | 世博酷圖 | 留言 | English

  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 -- 動態

“小白菜”即將揮別世博 情意種子生根發芽

時間:2010-10-31 08:03   來源:中新社

  中新社上海10月30日電 題:“小白菜”即將揮別世博 情意種子生根發芽

  中新社記者 鄒瑞玥

  10月30日。距離世博會閉幕還有1天。復旦大學新聞學院的學生遊佳勳像往常一樣,早早來到新聞中心前臺。適逢世博會閉幕,前臺問訊的外國記者明顯增多,這個臺灣籍“小白菜”於是放棄休息時間趕來幫忙。

  新聞中心的“小白菜”是世博園內服務時間最長的志願者。忙於應付境內外記者的各種問題,一個多月下來,小遊的普通話標準了不少。他對中新社記者説,這段時間,他在待人接物方面長進很多,會更多站在對方角度考慮問題。

  生於上世紀90年代初的青少年,是此次世博會志願者的主力軍。當外界通過他們開始了解“90後”的時候,理性、務實的他們已經在悄悄吸收經驗,在工作中成長著,與他們的前輩並無二致。

  許多志願者在談到“90後”的形象時,語氣裏多少有點委屈,因為他們曾被認為軟弱、自私。東華大學的“小白菜”顧伊劼覺得,沒有哪幾個人可以代表一代人。就像不是所有“80後”都擁有韓寒的叛逆,自然也不是所有“90後”都像外界所認為的那樣。

  小顧被她的老師和同學親切地稱為“拇指姑娘”。3歲時她被確診為“先天性軟骨發育不全”,落下終生殘疾,至今身高停留在1.03米。她也曾埋怨上天的不公,可頑強的她還是堅定著自己的信念,朝著目標努力奮發。2008年,她以優異的成績考入東華大學英語專業,當得知世博會招募志願者的消息後,有外語一技之長的她在第一時間提出申請。

  早在今年6月,顧伊劼就在東華大學松江校區城市站點服務站做了兩周志願者。10月,她又進入世博園成為光榮的“小白菜”。她説自己“有一種為別人服務的衝動”。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上海人,為世博會付出努力,幫助更多的人,讓小顧從心底裏覺得開心。

  180多天以來,來自上海各大高校的“小白菜”在園區裏“爭奇鬥艷”。復旦學子作為世博園首批志願者,留下了豐富的“服務寶典”;交通大學的學生研發出名為“夜精靈”的LED指引棒,32顆LED燈能組合成“祝您晚安”、“出口向右”、“笑臉圖案”等多組文字和圖像資訊,方便身在遠處的遊客辨認。志願者們還設計出各種節目,每天園區結束時,在各出入口為觀眾演出,歡聲笑語慰藉了他們排隊的疲憊。

  如同上海世博會志願者部副部長潘敏説説,世博志願者的優質服務,讓城市患上了“志願者依賴症”。

  耐心、愛心、責任心、人情味。全世界的遊客都看到了“海寶一代”積極的精神風貌,也看到了人與人之間珍貴的情意。

編輯:徐維彬
台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