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ample | xHTML1.0

首頁 | 專題首頁 | 要聞播報 | 世博動態 | 臺灣與世博 | 世博時評 | 中國國家館 | 省市區聯合館 | 香港館 | 澳門館

臺灣館 | 國際參展 | 企業參展 | 最佳城市實踐區 | 志願者 | 展館風采 | 世博視頻 | 世博酷圖 | 留言 | English

  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 -- 動態

微笑“小白菜”走進你我他

時間:2010-10-27 15:26   來源:《人民日報》

  “您辛苦了!”“如果感到開心,請和我們一起揮手……”10月26日晚上9點,在世博園6號出口,上海交大“小白菜”(世博園區志願者昵稱)們排成一隊,舉著牌子,揮著手,唱著改編過的流行曲,向離園的參觀者道“辛苦”、“晚安”,“小白菜”晏鑫彥還樂滋滋地抱著吉他伴奏。

  “晚安世博”活動,據説始於世博園2號口的志願者,如今已蔓延到每個出入口。面對挂著真誠微笑、努力營造歡樂氛圍的年輕人們,原本一身疲憊的參觀者,不由露出笑容,有人揮手回應,有人拍照留念,也有人向“小白菜”道一聲“辛苦”——快樂和融洽瞬間被釋放。這樣派對般的表情和氛圍,伴隨著遊客散向更遠的街道、城鄉,甚至世界。

  “小白菜”的微笑,是上海世博會為中國留下的彌足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産”。

  脫了白菜服 永葆白菜心

  ■從熱情高昂到疲憊受挫,再到感受被需要的快樂,90後一代在服務他人中成長

  10月16日,上海世博會人流量突破103萬。工作壓力相當大的“小白菜”們,會不會手忙腳亂?

  這一天,值勤的上海財大志願者全員上崗,輪休的主動放棄休息,白班連著晚班服務。本該在下午3點入園服務的上海交大志願者,紛紛主動提前上崗。參觀者激增,出入口和場館排隊加長,志願者不僅要回答各種問題,還要維持秩序、安撫遊客情緒、主動推薦參觀路線以分散人流。在各個出入口、交通站點、熱門場館周邊、繁忙路口,黑壓壓的密集人流中間,清新亮麗的“白菜服”,是最搶眼最受歡迎的世博風景。

  嗓子啞了,身體疲憊,一張張年輕的臉龐,卻滿是興奮和快樂:“我們不怕人多,沒人理睬的寂寞崗才難過!”不止一個志願者這樣説。記者問過上海第二工業大學的“小白菜”陳霞,“為什麼總是一臉可愛笑容”,她答:“能有機會幫助別人,開心啊!”

  每一批“小白菜”,都在世博園經歷14天左右的服務期。他們都經歷過這樣的心理過程:一開始熱情高昂卻不夠“專業”,繼而疲憊勞累或目睹某些不文明現象而受挫,努力堅持,再到感受服務的價值和被人需要的快樂,最終留戀不捨……這樣的磨練,是一份不可替代的成長收穫。

  “回歸校園的我們,脫了白菜衣,永葆白菜心。”第一輪服務的志願者小劉這樣説。

  10月22日,12位寧夏西吉三所中學的孩子第一次走出深山來上海參觀世博會。陪同他們的,是18位復旦應屆畢業生——已報名參加“西部志願者”計劃的“小白菜”或“藍精靈”(城市誌願者的昵稱)。世博園志願服務的經歷,讓他們決定,將畢業後的第一年奉獻給西部的孩子。

  復旦大學黨委書記秦紹德在該校誌願服務總結表彰會上,曾向全體志願者及為志願者服務的師生們深深鞠躬,為他們的辛苦,也為他們面對挑戰和壓力時的勇氣和責任感。他感嘆:“世博是個大課堂,在這段學習時間裏,志願者長大了、成熟了,學會思考個人與國家、與社會之間的關係了。”

  上海交大黨委書記馬德秀也認為,在世博這個舞臺上,人們第一次發現,90後是“擔得起、扛得住、累不倒、壓不垮”的一代。她希望在後世博時代,大學應著力構建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將“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願者精神,融入對學生的精神世界和個人生涯規劃的引領中,培養大視野、大胸懷和大氣度,使大學生不僅掌握謀生之術,更成為整個社會精神道德的思考者和引領者。

編輯:徐維彬
台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