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ample | xHTML1.0

首頁 | 專題首頁 | 要聞播報 | 世博動態 | 臺灣與世博 | 世博時評 | 中國國家館 | 省市區聯合館 | 香港館 | 澳門館

臺灣館 | 國際參展 | 企業參展 | 最佳城市實踐區 | 志願者 | 展館風採 | 世博視頻 | 世博酷圖 | 留言 | English

  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 -- 動態

"世界在你眼前,我們在你身邊" 上海世博會志願者招募見聞

時間:2009-05-04 16:37   來源:世博網

  世博網5月4日消息:“世界在你眼前,我們在你身邊。”5月1日,當上千名青年在上海黃浦江畔同時呼喊這一志願者口號時,面向全球的中國2010年上海世界博覽會志願者招募正式啟幕。

  4月21日,上海世博會組織者首次發布志願者招募消息。一股“志願者熱”開始在這座城市里悄然涌動。

  連日來,在上海大街小巷,由寫意漢字“心”演繹的上海世博會志願者標志,宛如彩虹一般,飛進尋常百姓家。朗朗上口的志願者歌曲《在你身邊》在校園中熱傳。

  5月1日至2日,遍布上海的72個世博志願者工作站及面向全球的互聯網報名係統接受的報名人數超過10萬人。僅5月1日當天,就有超過6.7萬人報名,這一數字已接近計劃招募的世博園區志願者總額。

  上海吹響志願者“集結號”

  5月1日,上海世博會開幕倒計時一周年,黃浦江畔上演了一場“全城總動員”。人們響應世博志願者的“集結號”,從四面八方涌向報名點。

  1日上午,中共上海市委常委、宣傳部長王仲偉向上海市民和國內外人士發出盛情邀請,歡迎大家踴躍參與上海世博會的志願服務工作。

  人群中,有正在度“蜜月”的新婚夫婦、有祖孫三代齊上陣的“志願者家庭”,有對世博園區一往情深的搬遷居民,還有從汶川震區轉學上海的四川學子……

  率先報名的殘疾人顧偉民是土生土長的上海浦東人。他說:“家門口的一屆盛會,千萬不可錯過。”他還特別期待,能被派至上海世博會特設的殘疾人館服務。

  年齡未滿16周歲報名條件的少年們也不甘寂寞,一個孩子當街展示自己的蠟筆畫《我和“海寶”有個約定》。孩子說:“我是小小志願者。”

  “鳥巢一代”盼圓世博夢

  2008年夏,北京街頭40萬城市志願者、場館內外7萬余名賽會志願者,用燦爛的臉龐,向世人展示了前所未見的中國志願者形象。媒體曾為之驚嘆,“‘鳥巢’孵出了中國新一代。”

  以金晶為代表的“鳥巢一代”,經歷奧運洗禮後,在2009年5月的上海再度“點燃激情”。

  時下,在上海72個世博志願者工作站報名點,經常能看到一些青年亮出自己曾經服務奧運、服務“鳥巢”的身份。“鳥巢一代”說,希望為自己的志願者生涯圓一個世博夢。

  臉上挂著奧運頒獎美女的“招牌笑容”,奧運禮儀志願者楊嬋說,擔任奧運和世博這兩大盛事的志願者,有一個共通點,那就是需要“全身心投入,不計較個人得失”。

  “老外”樂當世博志願者

  連日來,濃濃的“志願者熱”包圍著上海的高等學府。校園里、講壇上、學生BBS和博客群里,世博會志願者招募信息絡繹發布。有趣的是,在世博志願者工作站,金發碧眼的外國學子也不甘人後。

  “我覺得這是世界文明的盛會。”正在復旦大學求學的新加坡女孩陳俐儀說,“我的中英文都很熟練,很希望能成為世博會的志願者,參與這一屆新奇又有趣的盛會。”來自瑞典的亨利克說,“我希望成為世博會的志願者,因為不僅能體驗中國文化,還能尋找一些個人發展的機會。”

  復旦大學團委副書記高天告訴記者,不僅中國學生踴躍爭當世博志願者,外國留學生也爭先恐後。校內有超過100名外國留學生希望加入上海世博會的志願者行列,尤其是一些擁有語言特長的非洲國家學生,他們很積極。

  世博會令志願者的舞臺更寬廣

  展期長達半年的上海世博會,被認為是一場全球“經濟、科技、人文的奧林匹克”。專家預測,依照北京奧運會的經驗,上海世博會將令志願者的舞臺更為寬廣。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上海市委書記俞正聲希望世博會的志願服務工作“成為青年人鍛煉成長的重要機遇,成為展示上海青年風採的重要平臺”。

  上海世博會目前招募的志願者,累計約有17萬個名額。上海市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辦公室主任馬春雷分析,其實到世博會開幕時,上海這座城市的志願者絕不止17萬,只要樂于奉獻,人人都是志願者,人人都是上海世博會的形象大使。

  上海市人大內司委主任委員楊全心說:“2010年世博會的臨近,對志願服務提出了新要求。”據悉,《上海市志願服務條例》已由上海市人大常委會正式通過,並將于2009年6月1日起實施。

  上海世博會將在多大程度上繼承北京奧運會的“志願者遺產”?“鳥巢一代”將在上海世博會上表現如何?一切都令人期待。

編輯:鄭業臻
中國臺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