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博網5月2日消息:昨天,迎世博進入一周年倒計時,位于淮海中路香港新世界廣場的上海世博會展示中心內人頭攢動,參觀者不斷。現場,最忙碌、最辛苦的要數肩負著接待、講解任務的展示中心志願者了。十多名20歲出頭的青年志願者,面帶微笑、手拿紅外線指示棒,用流利的各國語言為參觀者進行講解,成了展示中心最亮麗的一道風景。
記者從世博展示中心總監張建君那兒了解到:自去年5月1日開放以來,世博會展示中心的志願者隊伍拓展到了800人,截至目前接待參觀者已超過80萬人次。一年來,青年志願者為了服務世博辛勤工作,一切都是為了讓參觀者能更直觀、更形象地了解世博、走近世博。五一節前夕,世博展示中心為22名優秀志願者頒發了金銀牌,“他們是一流的志願者”,很多參觀者在留言簿上這樣評價。
“堅持,直到世博會召開”
高個子、白皮膚、大眼睛,志願者張晞的形象讓人眼前一亮。只見她胸前挂著剛剛獲得的金色獎牌,用清脆的聲音向參觀者講解。一批參觀者剛走,又接到了新的講解任務,張晞忙得連水也顧不上喝。
張晞告訴記者,自己就讀于上海師范大學會展經濟管理係,“為世博展示中心服務,給了我很好的鍛煉機會,我一定要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和形象,給遊客一個好印象。”近半年來,張晞平均每天要接待5-6個參觀團隊,近兩三百人,“我要一直堅持下去,直到世博會召開。”
“當志願者也需要創造性”
“1915年巴拿馬世博會上,我國茅臺酒獲金獎。這其中還有個廣為流傳的小故事,當時參展的茅臺酒放在土制酒瓶中,包裝很不起眼,後來,一個參展商不小心碰翻了一瓶酒,瓶子碎了,頓時酒香四溢,全場震驚。于是,茅臺酒名聞天下……”在世博歷史回顧展示部分,志願者楊溢正用流利的日語向參觀者介紹一個與世博相關的小故事。
楊溢在介紹時穿插進的這個小故事,正是他利用空余時間搜集、篩選出來並經過展示中心管理方審核的。楊溢說,當志願者也需要創造性,小小的逸聞趣事能為講解帶來生動的氣息,加深參觀者的印象,達到理想效果。記者了解到,目前,展示中心的講解臺詞都經過了志願者們的用心“加工”,並得到了管理方、參觀者的一致好評。
“世博會圓我的志願夢”
展示中心現場,金發碧眼的美國小夥史蒂文頗引人注目。就在三個月前,來華留學的史蒂文自願加入了世博展示中心的志願者隊伍,成為展示中心10名外籍志願者中的一分子。史蒂文告訴記者,自己錯過了當北京奧運志願者的機會,如今,世博會“能一圓我的志願夢”。
記者從展示中心管理方了解到,目前,展示中心志願者能提供英、法、日等國語言的講解,未來還將進一步拓展各類小語種,滿足更多國外參觀者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