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ample | xHTML1.0

首頁 | 專題首頁 | 要聞播報 | 世博動態 | 臺灣與世博 | 世博時評 | 中國國家館 | 省市區聯合館 | 香港館 | 澳門館

臺灣館 | 國際參展 | 企業參展 | 最佳城市實踐區 | 志願者 | 展館風采 | 世博視頻 | 世博酷圖 | 留言 | English

  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 -- 要聞播報

120個世博場館將上油畫 最後有望落戶江蘇(圖)

時間:2011-01-05 10:10   來源:揚子晚報

“印度館”

“中國館”

楊林川

  目前正在湯山組織創作,最後有望落戶江蘇

  將上海世博會的場景用油畫的形式永遠留存下來,這聽起來實在是一個新鮮的創意。而最要緊的是,由世界各地的油畫家創作的油畫版的2010上海世博會有可能會落戶江蘇。昨日,記者走訪了位於南京東郊湯山新城的楊林川藝術創作中心,先睹了其中部分作品。該項目的總策劃和藝術總監楊林川告訴記者:眼下,有臺北等地來聯繫,但大家都希望展館能留在江蘇。目前已有周莊等地的負責人來洽談。具體選址尚未確定。

  預期的畫作總共達120幅

  在昨日的創作現場,記者看到了印度美女風情搖曳的“印度館”、俄羅斯國旗飄揚的“俄羅斯館”、有著斑馬和森林的“非洲館”,以及楊林川本人所創作的典雅莊重喜氣的“中國館”……都以獨特的角度進行了藝術的再創造。楊林川著重談到了石油館,畫家薛德森認為光畫一個館沒有意思,而在中國,鐵人王進喜幾乎就是石油工人的代名詞。於是,畫家把王進喜作為畫面重點進行了精心刻畫。

  據介紹,目前已有40多位畫家投入到這一創作中。“其中國外藝術家有十幾人,譬如畫印度館的畫家委克瑞達、畫非洲館的畫家卡布諾裏,都是知名的國外藝術家。我們目前正在積極落實其他的國外優秀畫家參與。希望各國場館都能有各國畫家自行創作。”讓他欣慰的是,畫家們的參與都很踴躍,“這畢竟是一個非常有意義的事情,對畫家來説,參與其中,也是一種光榮。”

  他們所預期的畫作總共達120幅。“目前已收集到32幅,我們保證在4月底前全部徵集完畢”。為了展覽的效果,他們還統一了尺寸,全部是200cm長和150cm寬,“加上框子,還是很有震撼效果的”。

  收集拍攝了5萬張各場館相片

  是怎麼想起來做這事的呢?楊林川説是集體創意。去年8月,他陪同一批國內外油畫家去上海參觀世博會,晚上回到住處,大家都很震驚。“我們認為,這次世博會將是人類歷史上的一個奇跡,如此眾多的國家參與,如此多的參觀者,都是空前絕後的,特別是,這次場館數量很多,其中不乏建築藝術的精品。但想到再過幾個月,就要全部撤掉,我們都覺得很遺憾。當時,我就建議,能不能號召世界上一批畫家,把上海世博會全部繪製下來,用我們的油畫筆,打造一個永不消失的世博會?我的提議,得到大家的支援。同時,聯合國館的負責人,知道這個消息後,提出他全力支援,並希望我加緊落實。坦白地説,他的鼓動,當時對我們影響很大。”

  為了做好題材選定的工作,楊林川請很多藝術專業學生,深入上海世博會,收集和拍攝了5萬張各個場館的相片,並提供給各個畫家。那麼畫家提出要費用嗎?楊林川道:“有個別畫家提出過,但大部分畫家沒有提出這個問題。我和他們交流的時候,説的很清楚,是沒有任何報酬的,即使給點,也僅僅是材料費用,如果真正買他們的畫,我們絕對買不起,也失去了意義。你知道,油畫價格都很高,很多優秀畫家幾十萬一張是非常普遍的事情。”

  這批作品收集整齊後,他們希望將來成立“油畫版2010世博會館”,有一個固定的場館,長久展出這批作品。“中國有十幾億人口,大家都為中國舉辦這個世界盛會感到驕傲,但能去看的,僅僅只有幾千萬人,所以,我們用自己的筆,把世博會永遠保存下來,一定會受到大家的歡迎。”至於這個場館的設置,楊林川介紹説有一些地方政府專門談了合作意向,包括臺灣黃埔四海同心會的秦開誠副會長,最近也專門來找,提出想把展館放在臺北,“但我們希望這批作品留在江蘇,畢竟我們江蘇油畫家對此做的努力最多。”大概什麼時候能開館?楊林川表示5月初能全部交出作品,具體開館時間,還無法確定。 馮秋紅 文/攝

編輯:徐維彬
台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