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個繼承與借鑒的新高度
中國改革開放30年來成就之一,就是國人更加自信、客觀地看待外來文化。本屆世博會展示了我們更為開放的胸懷。數據顯示,32.9%的公眾認為“吸收外來文化優秀成分”對弘揚中華文化有促進作用。 31.9%的人覺得世博會提供了不同文化交融的平臺。
上海受訪者在認同上述觀點之外,還認為世博會有助於“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顯示出了更寬廣的視野。男性受訪者中,更多地將“提升中國文化軟實力”排在首位,而女性受訪者則認為世博會對“促進文化創意産業的發展”作用明顯。值得注意的是,不少受訪者認為,在舉辦世博會期間,儘管有一些人有不文明的行為,但是,世博會期間出現的“志願者”群體,世博展館前逶迤的長隊,無不折射我們社會的進步。甚至有受訪者認為,世博會的排隊現象本身就是一種城市文化。
在欣欣向榮的黃浦江兩岸,人們感受到了——傳統與現代在此交織,東方與西方在此交流,人文與科技在此交會,人與自然在此交融。多元的城市有各自的文化積澱,這個文化積澱就是城市“神秘”的遺傳密碼。我們期待著,一個多元化的世界,一個個有著各自“遺傳密碼”的城市,讓不同風俗的城市居民能夠過上有尊嚴的、健康安全的、充滿幸福希望的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