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ample | xHTML1.0

首頁 | 專題首頁 | 要聞播報 | 世博動態 | 臺灣與世博 | 世博時評 | 中國國家館 | 省市區聯合館 | 香港館 | 澳門館

臺灣館 | 國際參展 | 企業參展 | 最佳城市實踐區 | 志願者 | 展館風采 | 世博視頻 | 世博酷圖 | 留言 | English

  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 -- 要聞播報

回看世博遊——找到一把讀懂世博的“鑰匙”

時間:2010-08-30 14:17   來源:新華國際

  每次進世博園,都會感受到眾多參觀者難以阻擋的熱情。最令人印象深刻的當屬早上9點開園那一刻,一張張淌著汗滴的面孔分明全部帶上了緊張、喜悅又急切的神情,連撒腿奔跑的動作幾乎都能整齊劃一。

  看了幾次這幕重復的場景,記者油然而生的一個念頭是:如果能倒過來,站在一天世博園參觀後的時間點回頭看,這番初來乍到的興奮感有多少能化為一份收穫滿滿的心情呢?

  最近,記者遇到了一位從開園起就一直帶團隊遊覽世博的導遊小金。世博場館的熟悉度自然不用説,就連園內廁所的位置她都能在地圖上一一點出。儘管入園次數眾多,小金卻仍然感到樂此不疲。問起保持新鮮感的秘訣,她説關鍵是要找到一把讀懂世博的“鑰匙”。

  “有些遊客一開始很興奮,排起隊來特別積極,可館內的展覽看不到10分鐘就要拔腿走人;還有一些儘管不要求一天看很多場館,但會在館內逗留很久。而到後來,當前者感到很累、走不動的時候,後者卻會突然開始興奮起來,説不定還能對展覽內容進行好一番評頭論足。”小金口中這個頗有意思的現象已經讓她收穫了一個結論——第一次進園遊覽肯定是最興奮的,但只有了解各個不同國家的文化,各個展館看起來才能心有意會、有滋有味。

  可惜的是,“熱情有餘,‘門道’不足”,這是最新出爐的一份世博會參觀者“文明觀博”認知度調查報告所得出的結果。數據顯示,世博園區交通、園內資訊和衣著用品的準備顯然更受參觀者的關注,其關注度分別佔到被訪者的67.1%、49.6%和48.3%。但世博會各展館的內容、各參展國風俗文化等資訊的關注度相對較低,僅佔到被訪者的30%左右。

  世博會是個文明大課堂,每個人都能從中得到啟發。不亂扔垃圾、不插隊或許只是文明觀博的初級階段,“更上一層樓”的文明觀博,關鍵是要能讀懂各個展館精彩的展示內容。

  不禁想起了一首歌,名字叫作“如果我可以反轉時間”,所唱的是往往走到終點才會發現原來過程之中已錯過了那麼多的精彩。試想一下,如果你的“世博遊”可以反轉,會不會有一些準備是你之前忘記去做的呢?(文匯報)

編輯:徐維彬
台灣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