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人看世博:不是中國人喧嘩 我們懂守秩序

時間:2010-09-07 11:05   來源:環球網

  環球網9月5日消息,臺灣《旺報》9月5日的“臺灣人看大陸”欄目刊登了《體驗上海世博,改變刻板印象》一文,此文通過一個在上海的臺灣人的所見,真實展現了一個普通臺灣民眾對大陸世博的不同角度解讀。

  全文如下:

  我這個人向來沒有耐心,説到排隊,還一排4個小時,遇見的長長人龍大概有上萬之眾,真的差點在大太陽底下暈倒。

  由於本人怕熱又怕曬,當初規劃時特地看了氣象預報,確認多雲也有午後雷陣雨,就抽空花了一天時間去看上海世博會。剛到了現場,雖然陰沉的天空會有間歇小雨,過後卻連點風也沒有,還是悶得讓人汗流浹背。

  大陸人懂得守秩序

  站在鏡頭前的人龍,排了超過4個小時以上,好幾萬人聚集的隊伍之上,氣氛有些煩躁,耐心十足的遊客毫不猶豫地等待著自己入內的機會。

  從瑞士館(網上瑞士館)往外瞧,德國館(網上德國館)真的比較受歡迎,沒有網路傳聞中亂丟垃圾的農民工,也沒有想像裏缺乏公德心的參觀者,秩序看來相當良好,地面更是出乎意料地乾淨。

  我們是迷失的一代,寧可相信謠言,都不願去看看真相;計劃自己的未來,或者挑個放假日去看看新穎的世界博覽會,不必飛去巴黎、倫敦,這裡就有歐洲的氣息,只是剛剛下了陣小雨,但還是澆不息人們排隊的熱情。

  排隊時,個人主義或者區域論調,看來什麼都不是。

  中國大陸年輕人不想要西方對抗東方、東方對抗西方這樣的東西,排隊的文化,可能整體來説,看似漫長而愚蠢,實際上使人相信:中國人是懂得遵守秩序的。

  要想真正了解某些真實情況,就必須到那個地方,並且學習去認識那裏的人們。

  連喘息都震耳欲聾

  個人覺得德國館比法國館(網上法國館)更為精彩,但是同樣大排長龍的參觀者,似乎也熱愛這個充斥著高檔奢侈品氣息的展覽館。

  法國展館的外觀,使我相信:法國人在21世紀,真的少了點藝術感,都變得庸俗了。不過,川流不息的人潮,還是以一種列隊的方式來讚美他們,就連波蘭館(網上波蘭館)也一樣。

  中國人之間的交流方式與西方不同,不是我們喜歡大聲喧嘩,而是人已經多得連喘息的聲音都顯得震耳欲聾。

  如果不能理解這一點,就無法理解中國人口占世界四分之一的雄厚實力。

  為了等待能夠拍照的時刻,不得不等待人潮散去。在漫長的等待中,我心底有些什麼感慨,忽然被人群所喚醒。

  望著站在鏡頭前不願放棄排隊的人們,唯一的任務就是忠實地記錄,在這樣沒有半點修飾的鏡頭裏,能看到那些都市中鮮有流露的脆弱、煩躁、憂鬱、歡樂和憤怒。

  在這裡,東方群體為基礎的人龍,一點也不神秘,他們正在對不同文化展開探索,由蜿蜒的隊形開始。

  逛完了英國館(網上英國館),荷蘭館的外觀,感覺就俗氣多了。不過,中國就是人多,即便這座像花朵還是王冠的建築物沒有太多特色,排隊的長龍依然很嚇人。

  看不完的不是展覽館,而是中國人。

  比想像中的更發達

  這段旅程讓我對世博會有何認識?整個旅程都很有趣,排隊很累。現在人們談論最多的話題,是中國。對我來説,親自到世博會現場去看看,並且去感受中國大陸與世界接軌後的差異,是很有趣的經歷。

  中國大陸要比想像中發達得多,在發展上至少超越了既定的思維。令我驚訝的是人們,並不僅僅是地域上的,而是那種走進人潮中,發現自己被不同腔調的陌生遊客所環繞,身邊的一切都那麼先進,而且充滿了嶄新的變革。

  是的,即使是結識了這裡的年輕人,了解了人們的想法,甚至知道了他們喜愛怎樣的表達方式,而自己所看到的,仍然僅僅是具象的、而非整體的中國。

  對於世博會的刻板印象,多數來自於傳聞,當然眼界狹隘者,也可能會被這樣多的人潮而嚇壞,或者到現在也還沒有明白身處於人群中間的恐懼。

  如何能理解世博會展覽的意義,並找到完美的溝通方式,讓彼此毫無障礙地完成思維的碰撞和來自內心的交流,以及重新審視人們對於世界的好奇,也許這樣的思考,在我的心中永遠都不會停止。


編輯:楊永青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