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世博會是臺灣求知識於世界的良機

時間:2010-05-05 13:55   來源:台灣網

  臺灣《旺報》5日發表社評:《且求知識于上海世界博覽會》,現摘錄如下:

  一部博覽會的歷史,正是一部強國崛起與競爭的歷史,2010年上海世博會不過是這部不斷書寫的歷史中最新的一頁。

  1851年的歐洲,正是處在資本主義勃興,帝國列強激烈競爭的年代,首次的世界博覽會在倫敦舉行,日後以“The Great Exhibition”的專稱和獨特的水晶宮建築載入史冊。

  而當時的日本在“開國”之後,派遣使節出訪歐美,福澤諭吉作為譯員參觀了1862年的倫敦世界博覽會,並在他回國後的著作中首次把“Exhibition”翻譯成“博覽會”,他認為博覽會實為“智力工夫的交流”,透過博覽會,各國可以截長補短。日後,福澤諭吉成了日本明治維新時代最偉大的社會思想家。

  而在明治維新初期,由岩倉具視、木戶孝允、大久保利通、伊藤博文等人組成的“岩倉使節團”親歷歐美,考察體會了歐美的政經制度、物質文明和國民精神的進步,其中維也納世界博覽會也是使節團重要行程之一。

  明治維新是要“求知識於世界,大振皇國之基礎”,見識西方列強“智力工夫”的日本精英,深知博覽會在振興工商貿易,打造國族意識,宣揚帝國文明上的作用,便有意識地積極參加世界博覽會,更在國內以及殖民地不斷舉辦多層次、多面向的展示活動。其中,與臺灣有密切關聯,盛大而相當知名的就是1935年的“始政40週年紀念臺灣博覽會”。

  正由於世博會所彰顯的“強國”、“競爭”和“進步”等意象與精神,大陸在上海世博會上投注了無比的金錢和氣力。本次的上海世博會固然有“求知識於世界”的目的,但更重要的仍在“展示大國崛起”、“振中國之國威”,對於臺灣民眾來説卻是實實在在“求知識於世界”的大好良機。

  我們所求的知識,首先當然是各國的“智力工夫”。從美國到伊拉克,共有246個國家和國際組織參與了上海世博,在6個月會期當中有188場國家館日、39個國際組織的榮譽日,各國各城市無不傾力打造自己的場館。法國一位官員曾對大陸媒體説:“上海在世博會期間成為了一座‘國家的城市’,這是每個國家展示自己的文化、建築、科技以及政治管理的舞臺。”上海世博會把世界多樣多層次的文明拉近到我們眼前,通過上海,我們可以看到世界。

  來到上海,我們還該求取關於中國大陸的知識。為了世博會,大陸投下鉅資提升大眾運輸、環境與基礎設施,在短短時間內,上海地鐵長度就倍增至420公里,這是當今中國國力與物質文明的象徵,反映了中國大陸的一個面向,也是臺灣直接可親歷的一堂課。

  最後,在“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的主題之外,臺灣還應該多方了解這座城市、這個社會的多元面向。大陸藝術家蔡國強在世博期間舉辦了主題為“農民,讓城市更美好”的展覽,他認為世博會應該有農民的一席地位。的確,沒有農民工等平凡百姓的付出甚至犧牲,就不會有上海,也不會有上海世博,這也是我們在盛世工程之外,所該認識的另一個中國大陸。


編輯:董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