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分鐘感受中華八千年玉文化

時間:2010-04-29 16:43   來源:世博網

  石之美者為玉。一千九百年前,許慎在《説文解字》中這樣評價玉。玉之美,精緻而靈動,溫婉而含蓄,讓古往今來的中國人癡迷陶醉。在上海世博會,觀眾可以用20分鐘親身感受中華8000年的玉文化,這獨一無二的內容,就在震旦館。

震旦館效果圖

  在上海世博會的浦西片區,坐落著一座L形的象牙色建築,一座6米高的神秘雕塑蹲坐在展館上方。雕塑原型就是有著6500多年曆史的紅山玉人。玉人以手臂托頭,若有所思,仿佛是遠古的傳統文化對後人的深切召喚。這就是震旦館,上海世博會唯一的臺灣企業館。

  玉,沒有鑽石和金銀的耀眼奪目,也沒有水晶的閃亮璀璨,而是擁有一股收斂于內的氣質。看上去溫軟柔和,實則質地堅硬。震旦館的風格,也是平和婉約。走進震旦館,就是一次領略玉石之美的旅程。這裡有40多件震旦館藏的代表性玉器,時間跨度從紅山文化至明清兩朝,橫跨了幾千年的歷史。值得一提的是,觀眾將通過全世界最大的全息投影成像技術,360度欣賞這些玉器的玲瓏雅致。展品中最震撼的,要數一座罕見的2.5噸的“玉山子”雕塑作品。這件綠色的巨大玉石上,雕刻著雄奇壯麗的珠穆朗瑪峰,登山者不畏險峻,迎難而上,生動逼真。展館中還擺放著北京奧運會“金鑲玉”獎牌,可讓觀眾一飽眼福。

  “玉不琢,不成器”,這一古訓在震旦館也有體現。展館用現代化手段展示了古代玉雕的料、工、形、紋等不同環節,讓參觀者親眼目睹玉雕的全過程,告訴每一位觀眾:玉石是歷經上億年、匯聚了天地萬物之精華。玉石散落在大氣磅薄的山川之間,經過採玉人的艱難跋涉,曆盡千辛萬苦才能找到。再經過能工巧匠的雕琢,玉石才能綻放出獨特的光華。這一過程本身,就體現了玉文化的深邃。

  震旦館還設計了五德長廊,體現“君子如玉”的文化內涵。這緣于孔子對玉的觀點:玉有十一德,後人歸納為“仁、義、禮、智、信”五德,展示了仁愛、義行、禮貌、智慧、信譽這五種美好品德,引申出城市所應具備的新風格,契合了世博會“更美好的城市,更美好的生活”的主題。因而,震旦館也成為一家用中華文化來闡述世博主題的展館。震旦館中還有時空劇場,觀眾可以在山崩地裂,電閃雷鳴的震撼效果中,欣賞女媧補天的故事,接受遠古神話的精神洗禮。

  據了解,震旦館佔地3000平方米,為保證參觀品質,僅有200萬個幸運兒可以入館參觀,不到世博總客流的3%。震旦館總投資達1億元,將於本月底完成建築工程,12月底完成布展。

 


編輯:李丹

相關新聞

圖片